“綠蘿亭下聽鶯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綠蘿亭下聽鶯聲”全詩
老矣判無黃鵠舉,歸哉惟有白鷗盟。
新秧刺水農家樂,修竹環溪客眼明。
已駕巾車仍小駐,綠蘿亭下聽鶯聲。
分類:
作者簡介(陸游)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峽州東山》陸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峽州東山》是宋代陸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年不踏東山路,
今日重為放浪行。
老矣判無黃鵠舉,
歸哉惟有白鷗盟。
新秧刺水農家樂,
修竹環溪客眼明。
已駕巾車仍小駐,
綠蘿亭下聽鶯聲。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陸游對自己晚年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詩人表示自己已經有十年沒有踏上東山的路了,而今天他重返東山,感覺自己像是一個放浪的人。他意識到自己已經老去,無法再像年輕時那樣有所成就。然而,他仍然有一顆追求美好的心,只能與白鷗為伴。詩中還描繪了農家新秧刺水的歡樂場景,以及修竹環溪的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詩人坐在綠蘿亭下,聆聽鶯鳥的歌聲,享受寧靜和美好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個人情感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晚年生活的思考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對東山的描述,展現了自然的美麗和寧靜,同時也反映了自己內心的平靜和滿足。詩中的白鷗、農家樂、修竹和鶯聲等形象,都給人以愉悅和安寧的感覺。詩人在晚年的歲月里,雖然已經老去,但仍然保持著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追求。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抒發,展示了詩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的追求,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綠蘿亭下聽鶯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 zhōu dōng shān
峽州東山
shí nián bù tà dōng shān lù, jīn rì zhòng wèi fàng làng xíng.
十年不踏東山路,今日重為放浪行。
lǎo yǐ pàn wú huáng gǔ jǔ, guī zāi wéi yǒu bái ōu méng.
老矣判無黃鵠舉,歸哉惟有白鷗盟。
xīn yāng cì shuǐ nóng jiā lè, xiū zhú huán xī kè yǎn míng.
新秧刺水農家樂,修竹環溪客眼明。
yǐ jià jīn chē réng xiǎo zhù, lǜ luó tíng xià tīng yīng shēng.
已駕巾車仍小駐,綠蘿亭下聽鶯聲。
“綠蘿亭下聽鶯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