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平生老行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笑平生老行路”全詩
煮蟹當糧那識米,緝蕉為布不須紗。
夜來春漲吞沙觜,急遣兒童斸荻芽。
自笑平生老行路,銀山堆里正浮家。
分類:
作者簡介(楊萬里)
《蜑戶》楊萬里 翻譯、賞析和詩意
《蜑戶》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貧苦漁民的生活場景,表達了作者對艱辛生活的堅持和樂觀態度。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天公分付水生涯,從小教他蹈浪花。
煮蟹當糧那識米,緝蕉為布不須紗。
夜來春漲吞沙觜,急遣兒童斸荻芽。
自笑平生老行路,銀山堆里正浮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貧苦漁民的生活為題材,通過描繪他們的生活方式和態度,表達了作者對艱辛生活的理解和贊美。
首先,詩中提到“天公分付水生涯”,意味著漁民的命運由天公決定,他們從小就被教導如何應對洶涌的浪花,這展示了他們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生活的順從。
其次,詩中提到“煮蟹當糧那識米,緝蕉為布不須紗”,表達了漁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他們以煮蟹為主食,而不是認識大米;用捕捉的蕉葉作為衣物,而不需要紗布。這種簡樸的生活方式展示了他們對物質的節儉和對自然資源的利用。
詩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漁民在夜晚面對漲潮時的情景。他們急忙派遣兒童去割荻芽,以防止洪水的侵襲。這展示了他們對生活的緊迫感和對家庭的責任。
最后兩句“自笑平生老行路,銀山堆里正浮家”,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艱辛生活的自嘲和樂觀態度。盡管生活困苦,但他們仍然能夠笑對人生,堅持前行。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貧苦漁民的生活場景,表達了作者對他們堅持和樂觀態度的贊美。它展示了漁民們樸素而堅韌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們對自然和家庭的關懷。
“自笑平生老行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n hù
蜑戶
tiān gōng fēn fù shuǐ shēng yá, cóng xiǎo jiào tā dǎo làng huā.
天公分付水生涯,從小教他蹈浪花。
zhǔ xiè dāng liáng nà shí mǐ, jī jiāo wèi bù bù xū shā.
煮蟹當糧那識米,緝蕉為布不須紗。
yè lái chūn zhǎng tūn shā zī, jí qiǎn ér tóng zhǔ dí yá.
夜來春漲吞沙觜,急遣兒童斸荻芽。
zì xiào píng shēng lǎo xíng lù, yín shān duī lǐ zhèng fú jiā.
自笑平生老行路,銀山堆里正浮家。
“自笑平生老行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