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面侵晨鏡樣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江面侵晨鏡樣平”全詩
看他蠟燭幾回剪,聽盡雞聲不肯明。
水底霜寒還十倍,夜來月上恰三更。
篙師好語君知否,江面侵晨鏡樣平。
分類:
作者簡介(楊萬里)
《丹陽舍舟登車渡江》楊萬里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丹陽舍舟登車渡江》是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丹陽登上渡船,穿越江面的情景。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小泊樓船鐵甕城,
勿勿又作絕江行。
看他蠟燭幾回剪,
聽盡雞聲不肯明。
水底霜寒還十倍,
夜來月上恰三更。
篙師好語君知否,
江面侵晨鏡樣平。
詩意:
這首詩以作者登船渡江的經歷為背景,通過描繪江面的景象和船上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江上夜行的感受和思考。詩中融入了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對篙師(劃船的人)的贊美和對江面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作者夜晚渡江的情景。首兩句“小泊樓船鐵甕城,勿勿又作絕江行。”描繪了作者登上船只的場景,船只堅固如鐵甕城,給人一種安全感。接下來的兩句“看他蠟燭幾回剪,聽盡雞聲不肯明。”表達了作者在夜晚航行時,蠟燭頻繁剪短,時間似乎不前進,而雞鳴聲卻不見天明,給人一種時間仿佛停滯的感覺。
接著的兩句“水底霜寒還十倍,夜來月上恰三更。”描繪了江水的寒冷,水底的霜寒使得江面的寒冷程度加倍,而此時月亮已經升到了三更的位置,給人一種寒冷而靜謐的感覺。
最后兩句“篙師好語君知否,江面侵晨鏡樣平。”表達了作者對篙師的贊美,篙師可能是指劃船的人,他們善于言談,但作者問讀者是否了解篙師的好語。最后一句描繪了江面在晨光的照射下,平靜如鏡,給人一種寧靜和美麗的感覺。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活的思考。同時,通過對夜晚渡江的描繪,表達了時間仿佛停滯的感覺和江面的寧靜美麗。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給人以深思和美感。
“江面侵晨鏡樣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ān yáng shě zhōu dēng chē dù jiāng
丹陽舍舟登車渡江
xiǎo pō lóu chuán tiě wèng chéng, wù wù yòu zuò jué jiāng xíng.
小泊樓船鐵甕城,勿勿又作絕江行。
kàn tā là zhú jǐ huí jiǎn, tīng jǐn jī shēng bù kěn míng.
看他蠟燭幾回剪,聽盡雞聲不肯明。
shuǐ dǐ shuāng hán hái shí bèi, yè lái yuè shàng qià sān gēng.
水底霜寒還十倍,夜來月上恰三更。
gāo shī hǎo yǔ jūn zhī fǒu, jiāng miàn qīn chén jìng yàng píng.
篙師好語君知否,江面侵晨鏡樣平。
“江面侵晨鏡樣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