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卒只從山半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倉卒只從山半住”全詩
倉卒只從山半住,頹垣上有白云遮。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至揚州》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至揚州》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戴著星星的帽子,我要去野人的家,
黎明的色彩越來越濃,路逐漸變得陌生。
匆忙中只在山的半路停留,
頹垣上有白云遮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文天祥前往揚州的旅途。詩人戴著星星的帽子,象征著他的志向高遠,要去拜訪一個與世無爭的野人。黎明時分,路逐漸變得陌生,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孤獨和迷茫。他匆忙中只在山的半路停留,可能是因為時間緊迫,無法停留太久。頹垣上的白云遮擋了視線,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也暗示了詩人前行路途的不確定性。
賞析:
《至揚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旅途的艱辛。詩中的戴星、曙色、白云等意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感染力。詩人的戴星欲往野人家的行動,表達了他對自由、清凈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詩詞給人一種淡雅、清新的感覺,同時也透露出一絲憂傷和迷茫。這首詩詞展示了文天祥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人生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
“倉卒只從山半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ì yáng zhōu
至揚州
dài xīng yù fù yě rén jiā, shǔ sè fēn fēn lù yù shē.
戴星欲赴野人家,曙色紛紛路愈賒。
cāng cù zhī cóng shān bàn zhù, tuí yuán shàng yǒu bái yún zhē.
倉卒只從山半住,頹垣上有白云遮。
“倉卒只從山半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