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馀揚子水東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空馀揚子水東流”全詩
荊棘故宮魑魅走,空馀揚子水東流。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端午感興》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端午感興》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千金鑄鏡百神愁,
功與當年禹服侔。
荊棘故宮魑魅走,
空馀揚子水東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個人命運的思考。通過運用象征和隱喻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動蕩和個人遭遇的感嘆和思考。
賞析:
首句“千金鑄鏡百神愁”,以鑄鏡為喻,表達了社會動蕩時期人們的憂慮和焦慮。鑄鏡是古代一種制作精良的鏡子,百神指的是各種神靈,意味著眾多的神明都感到憂愁。這句詩通過形象的比喻,揭示了社會動蕩時期人們的心情。
第二句“功與當年禹服侔”,以禹服為喻,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功績和成就的思考。禹服是古代傳說中大禹治水時所穿的服裝,意味著作者的功績與偉人相媲美。這句詩通過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自豪和自省。
第三句“荊棘故宮魑魅走”,以荊棘和魑魅為喻,描繪了社會動蕩時期的景象。荊棘象征著困難和挑戰,魑魅則代表著邪惡和不祥之物。這句詩通過形象的描繪,表達了社會動蕩時期的混亂和不安。
最后一句“空馀揚子水東流”,以揚子水為喻,表達了時光流逝和個人命運的無常。揚子水是長江的別稱,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命運的變遷。這句詩通過抒發對時光流逝和命運無常的感慨,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領悟。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運用象征和隱喻的手法,描繪了社會動蕩時期的景象和個人命運的變遷。通過對比和形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和個人的思考和感慨,展現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空馀揚子水東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ān wǔ gǎn xīng
端午感興
qiān jīn zhù jìng bǎi shén chóu, gōng yǔ dāng nián yǔ fú móu.
千金鑄鏡百神愁,功與當年禹服侔。
jīng jí gù gōng chī mèi zǒu, kōng yú yáng zi shuǐ dōng liú.
荊棘故宮魑魅走,空馀揚子水東流。
“空馀揚子水東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