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馳表獻燕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至尊馳表獻燕城”全詩
當代老儒居首揆,殿前陪拜率公卿。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使北》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使北》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至尊馳表獻燕城,
肉食那知以死爭。
當代老儒居首揆,
殿前陪拜率公卿。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忠誠的臣子為國家效力的情景。詩中的"至尊"指的是皇帝,他駕馭著馬車,奔赴燕城,向北方派遣使者。"肉食那知以死爭"表達了臣子對國家的忠誠,即使面臨生死,也愿意為國家奉獻一切。"當代老儒居首揆,殿前陪拜率公卿"描繪了當時的政治局勢,老儒指的是有學問、有智慧的人,他們在朝廷中擔任重要職位,公卿們都在殿前恭敬地陪拜。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作者對忠誠和國家的贊美。文天祥通過描繪臣子為國家奉獻的場景,表達了對忠誠精神的崇敬。詩中的"肉食那知以死爭"一句,表達了臣子對國家的無私奉獻,即使面臨生死,也愿意為國家付出一切。同時,詩中的"當代老儒居首揆,殿前陪拜率公卿"揭示了當時政治體制中知識分子的重要地位,他們以智慧和學識為國家出謀劃策,為國家的繁榮貢獻力量。
整首詩詞簡潔明了,用詞精準,通過對忠誠和國家的贊美,展現了作者對國家的熱愛和對忠誠精神的推崇。這首詩詞在宋代被廣泛傳誦,至今仍被人們所贊頌。
“至尊馳表獻燕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ǐ běi
使北
zhì zūn chí biǎo xiàn yàn chéng, ròu shí nǎ zhī yǐ sǐ zhēng.
至尊馳表獻燕城,肉食那知以死爭。
dāng dài lǎo rú jū shǒu kuí, diàn qián péi bài lǜ gōng qīng.
當代老儒居首揆,殿前陪拜率公卿。
“至尊馳表獻燕城”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