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使長年期不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使長年期不至”全詩
若使長年期不至,江流便作汨羅看。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脫京口·候船難》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脫京口·候船難》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待船三五立江干,
眼欲穿時夜漸闌。
若使長年期不至,
江流便作汨羅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京口等待船只的艱難情景。他站在江邊,等待著船只的到來,但時間過得很慢,眼看天色漸漸變暗。如果等待的時間太長,江水就會變成汨羅江,意味著他將無法回到家鄉。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等待船只時的焦慮和無奈之情。通過描繪時間的流逝和夜幕的降臨,詩人將自己的心情與自然景色相結合,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渴望。詩中的"汨羅江"象征著遠離家鄉的困境和無法回歸的遺憾。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深情厚意和對離鄉別井的痛苦體驗。
文天祥是宋代著名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他的詩詞作品多以抒發憂國憂民之情為主題,表達了他對國家和人民的關懷和熱愛。《脫京口·候船難》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簡潔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對困境的無奈,展現了他作為一個愛國者的堅定情懷。
“若使長年期不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uō jīng kǒu hòu chuán nán
脫京口·候船難
dài chuán sān wǔ lì jiāng gān, yǎn yù chuān shí yè jiàn lán.
待船三五立江干,眼欲穿時夜漸闌。
ruò shǐ cháng nián qī bù zhì, jiāng liú biàn zuò mì luó kàn.
若使長年期不至,江流便作汨羅看。
“若使長年期不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