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月經游殊不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旬月經游殊不厭”全詩
僧向半空為世界,眼看平地起風雷。
猿偷曉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檻來。
旬月經游殊不厭,欲歸回首更遲回。
分類:
作者簡介(柳永)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創始人物。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并以“白衣卿相”自詡。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創作慢詞獨多。鋪敘刻畫,情景交融,語言通俗,音律諧婉,在當時流傳極其廣泛,人稱“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對宋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代表作 《雨霖鈴》《八聲甘州》。
《題中峰寺》柳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中峰寺》是宋代詩人柳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攀蘿躡石落崔嵬,
千萬峰中梵室開。
僧向半空為世界,
眼看平地起風雷。
猿偷曉果升松去,
竹逗清流入檻來。
旬月經游殊不厭,
欲歸回首更遲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座位于中峰的寺廟景象。詩人攀爬著藤蔓,踏著崎嶇的石階,來到了高聳入云的峰巔。在這千萬座山峰之間,寺廟的門戶敞開,散發著寧靜祥和的氣息。僧人們在半空中修行,他們的眼睛看到了平地上風雷的起伏。猿猴偷吃了晨曦中的果實,跳上松樹遠去,竹子輕輕拂動著清流,流入寺廟的門檻。詩人在這里度過了一個月的時間,游覽的樂趣無窮無盡,欲望歸家的心情卻越發遲緩。
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自然山水和寺廟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山水與人文的和諧共生。詩人通過攀爬藤蔓、踏石而行的動作,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高山峻嶺的環境中。寺廟的開放象征著它對外界的包容和接納,而僧人在半空中修行則表達了超脫塵世的境界。詩中的猿猴和竹子則增添了生動活潑的氣息,使整個景象更加生動。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在這里逗留的樂趣和對歸家的遲疑,展示了對山水的深深眷戀和對人世的思考。
這首詩詞以其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展示了柳永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它通過山水與人文的結合,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對人生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感悟。
“旬月經游殊不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ōng fēng sì
題中峰寺
pān luó niè shí luò cuī wéi, qiān wàn fēng zhōng fàn shì kāi.
攀蘿躡石落崔嵬,千萬峰中梵室開。
sēng xiàng bàn kōng wèi shì jiè, yǎn kàn píng dì qǐ fēng léi.
僧向半空為世界,眼看平地起風雷。
yuán tōu xiǎo guǒ shēng sōng qù, zhú dòu qīng liú rù kǎn lái.
猿偷曉果升松去,竹逗清流入檻來。
xún yuè jīng yóu shū bù yàn, yù guī huí shǒu gèng chí huí.
旬月經游殊不厭,欲歸回首更遲回。
“旬月經游殊不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九艷 (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