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誇魯國多儒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謾誇魯國多儒士”全詩
謾誇魯國多儒士,敢到君門止一人。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偶作》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偶作》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隼被鷃姿知有累,
豺驚羊質固非真。
謾夸魯國多儒士,
敢到君門止一人。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的謙遜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詩意和賞析:
詩的第一句“隼被鷃姿知有累”,隼是一種鳥,鷃是一種鳥的形容詞,意味著作者自謙自己的才華不足以與他人相比。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謙遜態度。
詩的第二句“豺驚羊質固非真”,比喻作者在社會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戰。豺是一種狡猾的動物,羊是一種溫順的動物,這句話意味著作者在面對社會的殘酷和不公時,感到自己的溫和和真誠并不能得到應有的回報。
詩的第三句“謾夸魯國多儒士”,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上虛偽的贊美和夸獎的不滿。魯國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國家,儒士指的是儒家學派的學者。這句話意味著作者對社會上虛偽的贊美和夸獎的不屑。
詩的最后一句“敢到君門止一人”,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在社會地位和名望上的不足。這句話意味著作者在社會中的地位和名望很低,只能在君主門前孤獨地停留。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己才華的謙遜、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虛偽的不滿,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的深刻觀察和對自身處境的思考。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揭示了作者內心的真實感受,展現了宋祁獨特的詩歌才華。
“謾誇魯國多儒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zuò
偶作
sǔn bèi yàn zī zhī yǒu lèi, chái jīng yáng zhì gù fēi zhēn.
隼被鷃姿知有累,豺驚羊質固非真。
mán kuā lǔ guó duō rú shì, gǎn dào jūn mén zhǐ yī rén.
謾誇魯國多儒士,敢到君門止一人。
“謾誇魯國多儒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