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譏老聾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禮譏老聾笑”全詩
倍重秦失號,禮譏老聾笑。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七不堪詩七首》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七不堪詩七首》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五不堪,未始臨喪吊。
倍重秦失號,禮譏老聾笑。
詩意:
這首詩詞以五個“不堪”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不滿和對人情冷漠的思考。作者通過對秦朝的失去和禮儀的嘲諷,揭示了人們對于道德和傳統價值的忽視,以及對老年人的不尊重。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句“五不堪,未始臨喪吊。”中的“五不堪”指的是五種令人無法忍受的現象,具體內容未提及,但可以想象是社會上的不公平、道德淪喪等問題。作者用“未始臨喪吊”來形容自己對這些現象的不滿,暗示他對這些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接下來的兩句“倍重秦失號,禮譏老聾笑。”則通過對秦朝和禮儀的諷刺,進一步強調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批評。其中,“倍重秦失號”指的是對秦朝的失去的倍感,暗示了作者對于秦朝的理想化和對現實的失望。而“禮譏老聾笑”則是對禮儀的嘲諷,暗示了人們對于傳統禮儀的虛偽和對老年人的不尊重。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不滿和對人情冷漠的思考。它呈現了宋代社會的一些問題,并通過對秦朝和禮儀的諷刺,揭示了人們對于道德和傳統價值的忽視。這首詩詞在表達批評的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于社會的關注和對人性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藝術價值。
“禮譏老聾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 bù kān shī qī shǒu
七不堪詩七首
wǔ bù kān, wèi shǐ lín sàng diào.
五不堪,未始臨喪吊。
bèi zhòng qín shī hào, lǐ jī lǎo lóng xiào.
倍重秦失號,禮譏老聾笑。
“禮譏老聾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