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竭浮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人竭浮蟻”全詩
隨風且間葉,帶雨不成花。
金錯囊從罄,銀壺酒易賒。
無人竭浮蟻,有待至昏鴉。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對雪》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對雪》是唐代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北方的雪飄落到了長沙城,寒冷的云霧籠罩著萬家。隨著風飄落的雪片,沒有能開出花朵。金錯囊已經空了,銀壺里的酒也容易賒賬。沒有人會為了浮蟻而感到疲倦,只有等到黃昏時分烏鴉才歸巢。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北方的雪飄落到南方長沙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環境的感嘆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中的雪象征著寒冷和困難,而長沙的胡云則代表著寒冷的天氣籠罩著萬家。詩人觀察到雪花雖然隨風飄舞,卻不能開出花朵,暗示了生活的艱辛和困境。金錯囊已經空了,銀壺里的酒也易于賒賬,反映了社會的貧困和不景氣。詩人以浮蟻和烏鴉來比喻人們的不屈和堅韌,他們并不會因為困境而放棄,而是堅持到黃昏時分,等待著新的希望和機遇。
賞析:
《對雪》通過簡潔而富有意象的語言,描繪了北方雪飄落到南方的景象,將自然景觀與人類生活相結合。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雪與胡云、金與銀、浮蟻與烏鴉的對比,突出了貧困與困境中的人們所展現出的堅韌和不屈的精神。詩人的觀察力敏銳,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社會現狀和人生困境的思考。整首詩情感深沉,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待。
這首詩詞展現了杜甫獨特的人文關懷和對社會狀況的關注,同時也表達了他對于困境中人們堅持不懈的精神的贊賞。它以簡潔的詞語和意象豐富的描寫,展現了杜甫深刻的思想和對人性的洞察力,使讀者在欣賞詩詞的同時能夠思考人生和社會的意義。
“無人竭浮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uì xuě
對雪
běi xuě fàn cháng shā, hú yún lěng wàn jiā.
北雪犯長沙,胡云冷萬家。
suí fēng qiě jiān yè, dài yǔ bù chéng huā.
隨風且間葉,帶雨不成花。
jīn cuò náng cóng qìng, yín hú jiǔ yì shē.
金錯囊從罄,銀壺酒易賒。
wú rén jié fú yǐ, yǒu dài zhì hūn yā.
無人竭浮蟻,有待至昏鴉。
“無人竭浮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