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索一長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蕭索一長吟”全詩
傷心惟片月,不睡更清砧。
蟋蟀秋聲早,銀河夜色深。
崎嶇無限意,蕭索一長吟。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夜意》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意》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詞描繪了夜晚的景象和作者內心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每當看到青桐樹葉落下,常常擔心歲月的流逝使人變老。傷心之余只有一輪明月相伴,不睡覺時更能聽到清脆的砧聲。蟋蟀的秋聲早已響起,銀河在夜色中顯得深邃。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憂愁,只能發出凄涼的長吟。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青桐樹葉的落下象征著歲月的流逝,作者擔心自己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老。明月的存在給予了作者一些安慰,但夜晚的寂靜和砧聲更加凸顯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憂傷。蟋蟀的鳴叫聲預示著秋天的到來,而銀河的夜色則給人一種深邃而神秘的感覺。整首詩詞以凄涼的長吟作為結尾,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無奈。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和表達作者的情感,展現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同時,通過運用自然景物的描寫和音樂的比喻,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藝術感。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憂傷和孤寂,給人一種深沉而動人的感覺。
“蕭索一長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yì
夜意
měi jiàn qīng tóng luò, cháng yú bái fà qīn.
每見青桐落,常虞白發侵。
shāng xīn wéi piàn yuè, bù shuì gèng qīng zhēn.
傷心惟片月,不睡更清砧。
xī shuài qiū shēng zǎo, yín hé yè sè shēn.
蟋蟀秋聲早,銀河夜色深。
qí qū wú xiàn yì, xiāo suǒ yī cháng yín.
崎嶇無限意,蕭索一長吟。
“蕭索一長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