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饑黃鵠猶謀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苦饑黃鵠猶謀食”全詩
云解映山常漠漠,葉知辭樹亦依依。
苦饑黃鵠猶謀食,無事輕鷗得遠飛。
落日秋風滿江漢,杖藜三嘆未能歸。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遣興次韻和晁應之四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遣興次韻和晁應之四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風淅淅滿征衣,
天畔危亭面翠微。
云解映山常漠漠,
葉知辭樹亦依依。
苦饑黃鵠猶謀食,
無事輕鷗得遠飛。
落日秋風滿江漢,
杖藜三嘆未能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情和景色。詩人身著征衣,西風吹拂著衣袍,天邊有一座危亭,面前是一片翠綠的微風拂動的景色。云彩散開,山巒顯得模糊不清,樹葉知道秋天即將離去,也顯得依依不舍。即使是黃鵠在饑餓之中仍在尋找食物,而無事的輕鷗卻可以自由地飛翔遠去。夕陽西下,秋風吹拂著江漢,作者手扶著杖藜,發出三聲嘆息,表示自己未能回到家鄉。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寂和思鄉之情。西風吹拂著征衣,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而危亭和翠微的景色則增添了一絲寧靜和美感。云散山映的描繪使人感受到山水之間的虛幻和遙遠,而樹葉離別的情感則與人的離愁別緒相呼應。詩中的黃鵠和輕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黃鵠為了生存而努力,而輕鷗卻可以自由地飛翔,這種對比凸顯了作者內心的無奈和渴望自由的情感。最后,詩人的三聲嘆息表達了他未能回到家鄉的遺憾和思念之情,給整首詩詞增添了一絲憂傷和凄涼的色彩。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和對自由的向往,給人一種深沉而動人的感覺。
“苦饑黃鵠猶謀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ǎn xìng cì yùn hé cháo yīng zhī sì shǒu
遣興次韻和晁應之四首
xī fēng xī xī mǎn zhēng yī, tiān pàn wēi tíng miàn cuì wēi.
西風淅淅滿征衣,天畔危亭面翠微。
yún jiě yìng shān cháng mò mò, yè zhī cí shù yì yī yī.
云解映山常漠漠,葉知辭樹亦依依。
kǔ jī huáng gǔ yóu móu shí, wú shì qīng ōu dé yuǎn fēi.
苦饑黃鵠猶謀食,無事輕鷗得遠飛。
luò rì qiū fēng mǎn jiāng hàn, zhàng lí sān tàn wèi néng guī.
落日秋風滿江漢,杖藜三嘆未能歸。
“苦饑黃鵠猶謀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