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曇昔教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瞿曇昔教我”全詩
何事春江上,依依作俗情。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發金陵折柳亭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發金陵折柳亭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瞿曇昔教我,林下一宵行。
何事春江上,依依作俗情。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金陵(現在的南京)的一次夜晚的經歷。詩中提到了瞿曇,瞿曇是佛教中的一個人物,他曾經教導過作者。作者在春江上看到了一幅依依不舍的景象,這景象喚起了他對塵世間情感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在春江上的一夜行,表達了對塵世間情感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瞿曇"是一個佛教人物,他的出現暗示了作者對佛教教義的借鑒和啟發。作者在春江上看到了一幅依依不舍的景象,這景象可能是兩個人的離別場景,也可能是作者對人世間情感的思考。詩中的"依依作俗情"表達了作者對塵世間情感的感慨和思考,暗示了作者對人世間情感的復雜性和無常性的認識。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塵世間情感的思考和感慨,通過對春江上的景象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對人世間情感的復雜性和無常性的認識。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佛教教義的借鑒和啟發,體現了宋代文人的思想特點。
“瞿曇昔教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 jīn líng zhé liǔ tíng èr shǒu
發金陵折柳亭二首
qú tán xī jiào wǒ, lín xià yī xiāo xíng.
瞿曇昔教我,林下一宵行。
hé shì chūn jiāng shàng, yī yī zuò sú qíng.
何事春江上,依依作俗情。
“瞿曇昔教我”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