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檐鳴雨下淋浪”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檐鳴雨下淋浪”全詩
竹籠燒藥時添火,書榻焚香卻閉房。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無題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無題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晚上起床,清秋的夜晚感到一片涼爽,
四周的屋檐傳來雨聲,淋濕了大地。
燒藥的竹籠里加了火,書榻上的香煙卻在房間里彌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晚上的場景。作者在清秋的夜晚醒來,感受到了涼爽的氣息。屋檐上的雨聲給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感覺。同時,作者提到了燒藥的竹籠和書榻上的香煙,這些細節給人一種神秘和幽靜的氛圍。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細膩的景象和細節,展現了作者對于夜晚的感受和情緒。清秋的夜晚給人一種寧靜和涼爽的感覺,與此同時,雨聲的出現增添了一絲生動和活力。燒藥的竹籠和書榻上的香煙則給人一種神秘和幽靜的氛圍,讓人聯想到作者內心深處的思考和感悟。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于夜晚的感受,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緒。這首詩詞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情感表達方式,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四檐鳴雨下淋浪”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tí èr shǒu
無題二首
wǎn qǐ qīng qiū yī zhěn liáng, sì yán míng yǔ xià lín làng.
晚起清秋一枕涼,四檐鳴雨下淋浪。
zhú lóng shāo yào shí tiān huǒ, shū tà fén xiāng què bì fáng.
竹籠燒藥時添火,書榻焚香卻閉房。
“四檐鳴雨下淋浪”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