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蟲鳴不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候蟲鳴不休”全詩
陰陽有至信,殘暑逝不留。
中夜事忽變,西風延蓐收。
云雷西北來,彌漫布九州。
萬生息惔焚,我疾亦已瘳。
起哦不待曉,暗步禪堂幽。
落月傾屋西,候蟲鳴不休。
坐令百感集,歲晏此淹留。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夏夜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夜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夏夜二首
一場雨洗凈了廣闊的天地,使得天空更加肅穆,宛如秋天的氣息。陰陽之間的變化是如此真實可信,殘余的暑氣已經逝去不再停留。在深夜,事物突然發生了變化,西風吹拂著帷帳,收拾著一切。云雷從西北方向來臨,彌漫在九州大地上。萬物煥發生機,我也已經康復。我起身,不再等待黎明,暗自步入幽靜的禪堂。月亮西斜,候蟲不停地鳴叫。坐在這里,讓百感交集,歲月悠然停留。
詩詞通過描繪夏夜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界變化的觀察和感悟。雨水洗凈了夜空,使得天地更加肅穆,預示著秋天的到來。作者通過描繪陰陽之間的變化,表達了對自然規律的敬畏和信任。暑氣逝去,清涼的西風吹拂,使得大地煥發生機。云雷的到來象征著自然界的活力和壯美。詩人通過自身的康復,表達了對生命力的感悟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最后,作者在禪堂中靜坐,傾聽夜晚的聲音,讓百感交集,享受歲月的靜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夏夜的景象,通過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感悟,表達了作者對生命力和自然規律的敬畏之情。同時,詩人通過對自身康復的描寫,傳遞了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整首詩詞意境清新,語言簡練,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受,展現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
“候蟲鳴不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yè èr shǒu
夏夜二首
yī yǔ xǐ kōng kuàng, sù rán tiān dì qiū.
一雨洗空曠,肅然天地秋。
yīn yáng yǒu zhì xìn, cán shǔ shì bù liú.
陰陽有至信,殘暑逝不留。
zhōng yè shì hū biàn, xī fēng yán rù shōu.
中夜事忽變,西風延蓐收。
yún léi xī běi lái, mí màn bù jiǔ zhōu.
云雷西北來,彌漫布九州。
wàn shēng xī tán fén, wǒ jí yì yǐ chōu.
萬生息惔焚,我疾亦已瘳。
qǐ ó bù dài xiǎo, àn bù chán táng yōu.
起哦不待曉,暗步禪堂幽。
luò yuè qīng wū xī, hòu chóng míng bù xiū.
落月傾屋西,候蟲鳴不休。
zuò lìng bǎi gǎn jí, suì yàn cǐ yān liú.
坐令百感集,歲晏此淹留。
“候蟲鳴不休”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