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館迎秋夜夜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亭館迎秋夜夜涼”全詩
何人紈扇生新恨,亭館迎秋夜夜涼。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夏日池上三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日池上三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夏日池塘邊的景色和人們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夏日池上三首
落日鳴蟬夏木荒,
芙蓉半落柳成行。
何人紈扇生新恨,
亭館迎秋夜夜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夏日池塘為背景,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情感,表達了作者對逝去夏日的感慨和對秋天的期待。
首先,詩的開頭寫道“落日鳴蟬夏木荒”,描繪了夏日傍晚的景象。太陽落下,蟬鳴聲響徹空曠的夏日林間,暗示著夏季的結束和草木的凋零。
接著,詩中提到“芙蓉半落柳成行”,描繪了芙蓉花已經凋謝,柳樹成行的景象。芙蓉是夏季的花卉,而柳樹則是常見的池塘邊的景物,這里通過描寫花卉凋謝和柳樹成行,進一步強調了夏季的結束和秋天的臨近。
然后,詩中問道“何人紈扇生新恨”,表達了作者對某個人的新的不滿和怨恨。紈扇是一種高貴的扇子,這里用來象征優雅和高貴的女子。作者可能因為某種原因對這個女子產生了新的不滿和怨恨,但具體情節并未交代。
最后,詩末寫道“亭館迎秋夜夜涼”,描繪了秋天的來臨。亭館是夏季休憩的場所,而秋天的夜晚則帶來了涼爽的氣息。這里通過描寫亭館迎接秋天的夜晚的涼爽,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期待和對夏季的告別。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夏日池塘的景色和抒發情感,表達了作者對夏季的結束和秋天的到來的感慨和期待,同時也透露出作者對某個人的新的不滿和怨恨。
“亭館迎秋夜夜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chí shàng sān shǒu
夏日池上三首
luò rì míng chán xià mù huāng, fú róng bàn luò liǔ chéng háng.
落日鳴蟬夏木荒,芙蓉半落柳成行。
hé rén wán shàn shēng xīn hèn, tíng guǎn yíng qiū yè yè liáng.
何人紈扇生新恨,亭館迎秋夜夜涼。
“亭館迎秋夜夜涼”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