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園門巷夢中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故園門巷夢中迷”全詩
滿眼山林春已去,五更風露月沉西。
厭聽田舍驅牛苦,想見天門寶馬嘶。
獨我朦朧貪曉睡,故園門巷夢中迷。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柯山聞鵯鵊》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柯山聞鵯鵊》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年不聽早朝雞,
慚愧高林鵯鵊兒。
滿眼山林春已去,
五更風露月沉西。
厭聽田舍驅牛苦,
想見天門寶馬嘶。
獨我朦朧貪曉睡,
故園門巷夢中迷。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柯山聽到鵯鵊鳥的聲音后的感受和思考。詩人表示自己已經三年沒有早起聽到晨雞的叫聲了,感到非常慚愧,因為他在高林中的鵯鵊鳥卻每天都能準時鳴叫。詩人眼中的山林已經失去了春天的景色,五更時分的風露使月亮西沉。他厭倦了聽田舍中驅趕牛群的聲音,卻渴望聽到天門上寶馬的嘶鳴聲。詩人獨自一人迷迷糊糊地貪戀著清晨的睡眠,陷入了故園的夢境之中。
賞析:
這首詩詞以柯山的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詩人的內心感受和情緒變化,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活瑣事的思考。詩人通過對比自己與鵯鵊鳥的不同,表達了對自己懶散生活方式的自責和羞愧。他眼中的山林已經失去了春天的美景,這也可以理解為他對年華逝去的感慨。詩人對于田舍中牛群的聲音感到厭倦,希望能夠聽到高貴的寶馬嘶鳴聲,這可以理解為他對于粗俗生活的厭倦和對于高雅生活的向往。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貪戀晨光的情感,他陷入了對故園的懷念和夢境的迷戀之中。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之感。
“故園門巷夢中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ē shān wén bēi jiá
柯山聞鵯鵊
sān nián bù tīng zǎo cháo jī, cán kuì gāo lín bēi jiá ér.
三年不聽早朝雞,慚愧高林鵯鵊兒。
mǎn yǎn shān lín chūn yǐ qù, wǔ gēng fēng lù yuè chén xī.
滿眼山林春已去,五更風露月沉西。
yàn tīng tián shè qū niú kǔ, xiǎng jiàn tiān mén bǎo mǎ sī.
厭聽田舍驅牛苦,想見天門寶馬嘶。
dú wǒ méng lóng tān xiǎo shuì, gù yuán mén xiàng mèng zhōng mí.
獨我朦朧貪曉睡,故園門巷夢中迷。
“故園門巷夢中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