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不應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古不應殊”全詩
春生云夢澤,水溢洞庭湖。
共嘆虞翻枉,同悲阮籍途。
長沙舊卑濕,今古不應殊。
分類:
作者簡介(賈至)

賈至(718—772)字幼隣,唐代洛陽人,賈曾之子。生于唐玄宗開元六年,卒于唐代宗大歷七年,年五十五歲。擢明經第,為軍父尉。安祿山亂,從唐玄宗幸蜀,知制誥,歷中書舍人。時肅宗即位于靈武,玄宗令至作傳位冊文。至德中,將軍王去榮坐事當誅,肅宗惜去榮材,詔貸死。至切諫,謂壞法當誅。廣德初,為禮部侍郎,封信都縣伯。后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卒,謚文。至著有文集三十卷, 《唐才子傳》有其傳。
《送王員外赴長沙》賈至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王員外赴長沙》是唐代賈至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送別王員外赴長沙為題材,表達了對長沙的思念和對歷史名士的敬仰之情。
詩中描述了詩人與王員外一同登臨巴陵,觀賞美麗的風景。詩人用“春生云夢澤,水溢洞庭湖”來描繪春天的美景。云夢澤是指湖南境內的云夢山和洞庭湖,形容了春天的景色如夢如幻,水面上波光粼粼,景色十分壯麗。
詩人在詩中表達了對歷史名士的敬仰之情。他們共同感嘆虞翻和阮籍的不幸遭遇,虞翻和阮籍都是歷史上的名士,他們的才華和志向卻因時代的變遷而未能得到發揚。詩人對他們的遭遇感到悲傷,表達了對歷史人物的敬仰和對命運的思考。
最后,詩人描述了長沙的變遷。長沙作為古代的城市,曾經濕潤而低下,但如今已經發展繁榮。詩人通過對長沙的描寫,表達了時間的流轉和歷史的變遷,同時也表達了對長沙的思念之情。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美麗的自然景色和對歷史名士的敬仰,表達了詩人對長沙的思念和對歷史的思考。詩意深遠,賞析時可以感受到詩人對自然和歷史的敏感和情感的表達。
“今古不應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yuán wài fù cháng shā
送王員外赴長沙
xié shǒu dēng lín chù, bā líng tiān yī yú.
攜手登臨處,巴陵天一隅。
chūn shēng yún mèng zé, shuǐ yì dòng tíng hú.
春生云夢澤,水溢洞庭湖。
gòng tàn yú fān wǎng, tóng bēi ruǎn jí tú.
共嘆虞翻枉,同悲阮籍途。
cháng shā jiù bēi shī, jīn gǔ bù yīng shū.
長沙舊卑濕,今古不應殊。
“今古不應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