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尋操綆莫辭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百尋操綆莫辭長”全詩
君欲道中無渴死,百尋操綆莫辭長。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題宅后井》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宅后井》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泉十丈白如漿,
甘似醍醐透涼。
君欲道中無渴死,
百尋操綆莫辭長。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口宅后的井。井水清澈如同白漿,甘甜如同醍醐,透徹涼爽。詩人表達了在追求道義的過程中,只要心境純凈,就能擺脫渴望的困擾。他鼓勵人們要堅持不懈地追求真理,不要因為困難而放棄。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幅清新宜人的景象。清泉十丈,形容井水清澈見底,白如漿,形容水色純凈。甘似醍醐透涼,用醍醐來比喻水的甘甜,透涼則表達了水的清涼之感。通過對井水的描繪,詩人寓意道德的追求就像清泉一樣純凈甘甜,能夠給人帶來心靈的滋養和舒適。
詩的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追求道義的態度。君欲道中無渴死,意味著只要心境純凈,就能在追求道義的過程中不再感到渴望的痛苦。百尋操綆莫辭長,表示在追求道義的道路上,不論遇到多少困難和艱辛,都要堅持不懈地前行。這種堅持和執著的精神,給人以鼓舞和啟示。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井水的描繪和對追求道義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純凈心靈和堅持追求的向往。它給人以啟示,鼓勵人們在追求道義的道路上堅持不懈,不被困難所阻撓,保持內心的純凈和清涼。
“百尋操綆莫辭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zhái hòu jǐng
題宅后井
qīng quán shí zhàng bái rú jiāng, gān shì tí hú tòu liáng.
清泉十丈白如漿,甘似醍醐透◇涼。
jūn yù dào zhōng wú kě sǐ, bǎi xún cāo gěng mò cí zhǎng.
君欲道中無渴死,百尋操綆莫辭長。
“百尋操綆莫辭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