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外啼禽自往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林外啼禽自往還”全詩
小園門鎖黃昏月,耿耿幽姿伴歲寒。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梅花十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梅花十首》是宋代詩人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梅花十首
林外啼禽自往還,風前詩客倚闌干。
小園門鎖黃昏月,耿耿幽姿伴歲寒。
中文譯文:
梅花吟唱數不盡,自由自在地往來。
風前的詩客倚著欄桿,
小園的門緊鎖著黃昏的月亮,
明亮的花朵伴隨著寒冷的歲月。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冬天的景象,以梅花為主題。梅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常被用來表達堅強、堅韌和樂觀的品質。詩人通過描寫梅花的景象,寄托了對堅韌不拔精神的贊美。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展現了梅花的美麗和堅強。首句描繪了梅花在林外吟唱的情景,表現出梅花的自由自在和與自然的交融。第二句描述了一個詩客倚在欄桿前,欣賞梅花的景致,這種場景給人以寧靜和安詳之感。第三句以小園門緊鎖黃昏的月亮為景,通過對比表現了梅花的高潔和堅韌。最后一句以“耿耿幽姿伴歲寒”的形象展示了梅花在寒冷的歲月中仍然保持著獨特的魅力。
整首詩以簡約的筆墨表達了梅花的美麗和堅強,寄托了詩人對追求堅韌精神的向往。通過描寫梅花的特點和境象,詩人讓讀者感受到了梅花的傲然和樂觀,同時也表達了自己對梅花的贊美和敬仰。這首詩詞在表達對自然美的贊美的同時,也蘊含了一種對人生態度的思考和倡導。
“林外啼禽自往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i huā shí shǒu
梅花十首
lín wài tí qín zì wǎng huán, fēng qián shī kè yǐ lán gān.
林外啼禽自往還,風前詩客倚闌干。
xiǎo yuán mén suǒ huáng hūn yuè, gěng gěng yōu zī bàn suì hán.
小園門鎖黃昏月,耿耿幽姿伴歲寒。
“林外啼禽自往還”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