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狂殺羽林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雪中狂殺羽林兒”全詩
可憐多少幽奇事,卻是東風總不知。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梅花十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梅花十首》
朝代: 宋代
作者: 張耒
脈脈無言亦有期,
雪中狂殺羽林兒。
可憐多少幽奇事,
卻是東風總不知。
中文譯文:
細細心意無聲地傳達,也有著期待,
在雪中,狂熱地折斷羽林兒的枝條。
多么可憐的幽奇事情,
可東風卻始終不知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張耒的《梅花十首》中的一首。它以梅花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贊美和思考。
首先,詩中的“脈脈無言亦有期”一句,描述了梅花細膩的花紋和姿態,暗示了梅花微妙的情感和期待。梅花雖然沒有言語,但它傳達著細細的心意,并且懷抱著一份期待,期待著春天的到來。
接下來的兩句“雪中狂殺羽林兒”,以一種夸張、狂熱的形象表達了梅花在嚴寒的冬天中依然堅挺而美麗。梅花的花朵在雪中綻放,如同狂風中殺伐決斷的羽林軍士,展現出堅韌不拔的品質。
最后兩句“可憐多少幽奇事,卻是東風總不知”,表達了作者對梅花的憐惜之情。梅花雖然有著幽奇之處,但卻只有東風才能完全理解。東風代表春天的到來,梅花的美麗和意義只有在春天中才能被完全呈現和理解。這也暗示了梅花的孤獨和與眾不同的境遇。
整首詩通過對梅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梅花堅強、美麗、孤獨的贊美之情。梅花在嚴寒中依然開放,它不言語,卻能傳達細膩的情感。梅花的美麗和意義只有在春天中才能被完全理解,這也暗喻了人生中的一些幽奇事情,只有真正了解和體驗過的人才能領悟其中的深意。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出梅花的形象和情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內心的思考。
“雪中狂殺羽林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éi huā shí shǒu
梅花十首
mò mò wú yán yì yǒu qī, xuě zhōng kuáng shā yǔ lín ér.
脈脈無言亦有期,雪中狂殺羽林兒。
kě lián duō shǎo yōu qí shì, què shì dōng fēng zǒng bù zhī.
可憐多少幽奇事,卻是東風總不知。
“雪中狂殺羽林兒”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