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帶秦韓戰伐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川帶秦韓戰伐塵”全詩
殘雪作寒山向晚,橫煙不動野浮春。
地留京洛豪華氣,川帶秦韓戰伐塵。
今古悠悠君莫問,只應沈醉是天真。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同陳器之題迎福院軒》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陳器之題迎福院軒》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詩人的感慨。
譯文:
東風吹面酒楹樽,
臘后一番梅柳新。
殘雪作寒山向晚,
橫煙不動野浮春。
地留京洛豪華氣,
川帶秦韓戰伐塵。
今古悠悠君莫問,
只應沈醉是天真。
詩意:
詩的開頭表現了春天的氣息,東風吹拂著詩人的面龐,酒楹樽中的酒香撲鼻而來。過了臘月,梅花和柳樹煥發出新的生機。晚上時,殘留的雪化成了寒山,夕陽映照著山腳,橫亙的煙霧仿佛定格在野外,宛如春天的浮動畫面。地面留有京都和洛陽的繁華氣息,這里指的是昔日輝煌的帝都和文化名城。而河川則承載著秦、韓兩國戰爭的風塵,表現出歷史的滄桑。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感慨,他告誡讀者不要問作者的身份,只需知道他沉醉于酒樂之中,這就是真實的天性。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色,以及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境界。詩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將春天的新生與殘雪的寒冷相對照,使得詩句更加生動有力。同時,通過地面和河川的形容,展現了歷史的變遷和人事的更替,呈現出時間的流轉和文化的傳承。最后兩句則表達了詩人的態度,他不愿被人問及身份和來歷,只希望自在地沉醉于酒樂之中,追求內心的真實與自由。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既描寫了自然景色,又抒發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啟發和感悟。
“川帶秦韓戰伐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chén qì zhī tí yíng fú yuàn xuān
同陳器之題迎福院軒
dōng fēng chuī miàn jiǔ yíng zūn, là hòu yī fān méi liǔ xīn.
東風吹面酒楹樽,臘后一番梅柳新。
cán xuě zuò hán shān xiàng wǎn, héng yān bù dòng yě fú chūn.
殘雪作寒山向晚,橫煙不動野浮春。
dì liú jīng luò háo huá qì, chuān dài qín hán zhàn fá chén.
地留京洛豪華氣,川帶秦韓戰伐塵。
jīn gǔ yōu yōu jūn mò wèn, zhǐ yīng shěn zuì shì tiān zhēn.
今古悠悠君莫問,只應沈醉是天真。
“川帶秦韓戰伐塵”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