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蟲寒尚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草蟲寒尚吟”全詩
斗柄垂地直,河勢向江沉。
林鳥棲欲去,草蟲寒尚吟。
幽人揜蓬蓽,不睡擁單衾。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東堂》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堂》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
杳杳寒雞唱,
漫漫夜色深。
斗柄垂地直,
河勢向江沉。
林鳥棲欲去,
草蟲寒尚吟。
幽人揜蓬蓽,
不睡擁單衾。
詩詞的意境描繪了一個寒冷靜謐的夜晚景象。在冥冥中,一只寒雞孤寂地鳴叫,夜色無邊無際地深沉。斗柄指的是北斗星的柄部,它高懸天際,象征著遠方的方向。河水的勢頭向江沉去,形容水流的奔涌。林中的鳥兒欲離去,草地的蟲子仍在寒冷中吟唱。在這樣幽靜的夜晚,孤獨的人攬起蓬蓽,不睡臥于獨自的被褥之上。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寂靜的夜晚氛圍,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隱居的生活狀態。詩中的雞鳴、夜色、斗柄、河勢等形象,通過細膩的描寫,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寒冷的氛圍,強化了詩人孤獨的心境。林中的鳥兒欲離去,草地的蟲子仍在吟唱,進一步突出了寂寥的氣氛。而幽人揜蓬蓽、不睡擁單衾的描寫,則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執著和堅持。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內心的孤寂與深沉。讀者在閱讀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夜晚的寧靜,同時也能體會到作者對于隱居生活的選擇和堅持所帶來的孤獨。
“草蟲寒尚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táng
東堂
yǎo yǎo hán jī chàng, màn màn yè sè shēn.
杳杳寒雞唱,漫漫夜色深。
dǒu bǐng chuí dì zhí, hé shì xiàng jiāng chén.
斗柄垂地直,河勢向江沉。
lín niǎo qī yù qù, cǎo chóng hán shàng yín.
林鳥棲欲去,草蟲寒尚吟。
yōu rén yǎn péng bì, bù shuì yōng dān qīn.
幽人揜蓬蓽,不睡擁單衾。
“草蟲寒尚吟”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