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方見此時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寂寥方見此時心”全詩
歲晚荒畦真在眼,寂寥方見此時心。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題庭木》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庭木》是張耒在宋代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枯條怪石坐寒禽,
玉軸高懸畫萬金。
歲晚荒畦真在眼,
寂寥方見此時心。
詩意:
這首詩以描繪庭院中的景物為基礎,表達了詩人在歲末冬日的寂寥心境和對自然景色的感悟。通過描繪寒禽、怪石、枯條、畫卷等元素,詩人表達了他對季節的感知和對生命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描繪了冬日庭院中的景色和詩人的內心感受。下面對每個句子進行分析:
1. "枯條怪石坐寒禽":這句描述了庭院中凋零的樹枝和奇特的石頭上停著的寒冷的鳥。枯條和怪石的形象營造出一種寂寥和荒涼的氛圍。
2. "玉軸高懸畫萬金":這句表達了一幅名貴的畫卷,通過使用"玉軸"這一修飾詞,強調了畫卷的珍貴和高貴。"畫萬金"形容畫卷的價值無法估量。
3. "歲晚荒畦真在眼":這句描繪了歲末的田地景象,通過"歲晚"和"荒畦"兩個詞,表現出農田的凋敝和荒蕪。這里的"真"表示詩人真實地看到了這一景象。
4. "寂寥方見此時心":這句表達了詩人在寂寥中感受到了內心的真實感受。"寂寥"與前文的庭院景象和冬日的氣氛相呼應,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索。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對季節變遷和生命的感悟。在冬日荒涼的背景下,詩人觀察到枯條、怪石、寒禽等細微之處,凝結了他對時光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詩人的寂寥心境與庭院中的景物相互呼應,傳遞出一種深沉而內省的情感。
“寂寥方見此時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tíng mù
題庭木
kū tiáo guài shí zuò hán qín, yù zhóu gāo xuán huà wàn jīn.
枯條怪石坐寒禽,玉軸高懸畫萬金。
suì wǎn huāng qí zhēn zài yǎn, jì liáo fāng jiàn cǐ shí xīn.
歲晚荒畦真在眼,寂寥方見此時心。
“寂寥方見此時心”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