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末生風沼有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蘋末生風沼有波”全詩
一掃煙云不知處,夜天如水瀉銀河。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乍晴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乍晴二首》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乍晴二首
虹長飲雨川無滴,
蘋末生風沼有波。
一掃煙云不知處,
夜天如水瀉銀河。
譯文:
彩虹長時間喝雨水,卻不見水滴在川流中。
蘋果樹梢新生的風,沼澤中泛起波瀾。
一掃煙云,無從知曉它的去處,
夜空如同水一般,瀉下銀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象,通過對虹、雨、風、沼澤和夜空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感受。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豐富的意境。第一句描述了長時間的雨后彩虹,虹長卻無雨滴落下,給人以奇特的感覺,展現了自然界的神奇和變幻。第二句以蘋果樹梢上的風和沼澤中的波瀾為形象,描繪了微風吹拂和水波漣漪的美麗景象,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覺。第三句表達了一種迷茫的情感,煙云被一掃而空,不知去向,暗示人們對未知事物的困惑和迷惘。最后一句將夜空比作水,形容銀河從天空瀉落,給人以壯麗的景象和寧靜的感受。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思考。雖然詩詞篇幅不長,但通過簡潔而精準的語言,傳達了豐富的意境和情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間。
“蘋末生風沼有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à qíng èr shǒu
乍晴二首
hóng zhǎng yǐn yǔ chuān wú dī, píng mò shēng fēng zhǎo yǒu bō.
虹長飲雨川無滴,蘋末生風沼有波。
yī sǎo yān yún bù zhī chù, yè tiān rú shuǐ xiè yín hé.
一掃煙云不知處,夜天如水瀉銀河。
“蘋末生風沼有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