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蠟妝梅冷未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紅蠟妝梅冷未黏”全詩
高樓殘白誰家雪,盡日天寒不卷簾。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至后早赴館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至后早赴館二首》是宋代張耒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冬天的景象和人們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寒冷冬天的感受和對溫暖的向往。
紅蠟妝梅冷未黏,柳條偷暖作纖纖。
高樓殘白誰家雪,盡日天寒不卷簾。
中文譯文:
鮮紅的蠟梅未粘上冰霜,垂柳偷偷地細細地暖著。
高樓上有殘留的白雪,整日里寒冷的天氣卷不起簾子。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冬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梅花、柳條和雪景,展現了寒冷冬天的氛圍。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述了紅蠟梅花未被冰雪覆蓋的景象,暗示著寒冷的天氣尚未達到極致。柳條偷偷地細細地暖著,表達了人們在寒冷冬天中尋求溫暖的渴望。
詩的后半部分描繪了高樓上殘留的白雪,這里的高樓可以理解為富貴的家庭,而白雪則象征著冬天的寒冷。詩人通過這樣的描寫,暗示了即便是富貴之家也無法擺脫嚴寒的侵襲,寒冷的天氣使人們無法卷起簾子,進一步加深了冬天的寒冷感。
整首詩通過對冬天景象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寒冷冬天的感受和對溫暖的向往。在嚴寒的天氣中,詩人通過對梅花、柳條和雪景的刻畫,展示了人們對溫暖的渴望和對冬天的痛苦感受。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準確的語言,傳達出了對自然美的贊美和對人情冷暖的感慨,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細膩觀察和感知能力。
“紅蠟妝梅冷未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ì hòu zǎo fù guǎn èr shǒu
至后早赴館二首
hóng là zhuāng méi lěng wèi nián, liǔ tiáo tōu nuǎn zuò xiān xiān.
紅蠟妝梅冷未黏,柳條偷暖作纖纖。
gāo lóu cán bái shuí jiā xuě, jǐn rì tiān hán bù juàn lián.
高樓殘白誰家雪,盡日天寒不卷簾。
“紅蠟妝梅冷未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四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