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頭樹暗烏欲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城頭樹暗烏欲棲”全詩
黃葉吟風聲不平,芙蕖半落更有情。
歸來僮饑羸馬疲,城頭樹暗烏欲棲。
誰家朱樓人夜宿,微紅一點簾間燭。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東皋行》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皋行》是宋代詩人張耒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秋云卷盡秋天清,
東皋蕭條雞犬聲。
黃葉吟風聲不平,
芙蕖半落更有情。
歸來僮饑羸馬疲,
城頭樹暗烏欲棲。
誰家朱樓人夜宿,
微紅一點簾間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天的景象,以及在東皋(地名)的凄涼和寂靜。詩人通過描寫秋天的云彩逐漸消散,表達了秋天的清朗。東皋的景色冷落,只有孤零零的雞犬聲回蕩。黃葉在風中低吟,顯得不平靜。芙蕖花已經半落,但依然散發著濃郁的情感。歸來的人饑餓而疲乏,馬也疲憊不堪。城頭的樹木黑暗中,烏鴉欲棲。在這樣的環境里,詩人提到了一家人在朱樓中夜宿,只有微弱的紅色燭光透過簾子。
賞析:
《東皋行》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和東皋的凄涼來表達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中的意象與景物相互映襯,展示了秋天的凄涼與蕭條,以及人們在這樣環境中的生活。秋天的云彩卷盡,象征著季節的變遷,同時也暗示了人事的無常。黃葉吟風,抒發了詩人對于世事不平的感嘆。芙蕖半落,傳達了對于美好事物逝去的感傷與思念。詩中的歸來者和疲憊的馬,以及城頭樹下烏鴉欲棲的描寫,突出了東皋的荒涼和人們的艱辛生活。最后,詩人以微紅一點簾間燭的形象,給讀者一絲溫暖和希望,也讓人們對于這凄涼景象中的人情有所共鳴。
《東皋行》以簡潔、凄美的筆觸描繪了秋天的景色和人們的生活狀況,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寫和對人情的抒發,展示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對人世的思考。整首詩通過對于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凄涼而寂靜的秋天世界,引發讀者對于生命的感悟和對于人世的思考。
“城頭樹暗烏欲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gāo xíng
東皋行
qiū yún juǎn jǐn qiū tiān qīng, dōng gāo xiāo tiáo jī quǎn shēng.
秋云卷盡秋天清,東皋蕭條雞犬聲。
huáng yè yín fēng shēng bù píng, fú qú bàn luò gèng yǒu qíng.
黃葉吟風聲不平,芙蕖半落更有情。
guī lái tóng jī léi mǎ pí, chéng tóu shù àn wū yù qī.
歸來僮饑羸馬疲,城頭樹暗烏欲棲。
shuí jiā zhū lóu rén yè sù, wēi hóng yì diǎn lián jiān zhú.
誰家朱樓人夜宿,微紅一點簾間燭。
“城頭樹暗烏欲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