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池低樹忽飄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淺池低樹忽飄梅”全詩
楚鄉萬里霜云盡,歸雁行行斜日來。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臘日步西園》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臘日步西園》是宋代張耒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畝寒園春欲回,
淺池低樹忽飄梅。
楚鄉萬里霜云盡,
歸雁行行斜日來。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臘月的一個寒冷日子里,漫步于西園的情景。詩中展現了春天即將到來的征兆,以及江南地區獨特的冬季景色和自然變化。詩人通過描寫園中的景物和自然現象,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渴望。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清晰的形象,展示了寒冷冬日中的一抹春意。首兩句描述了三畝寒園,春天即將回歸的景象。"淺池低樹忽飄梅"這句表達了一種突如其來的景象,描繪了飄零的梅花,暗示了春天即將來臨。
接著,詩人以楚鄉為背景,寫道"萬里霜云盡",描繪了冬季的寒冷天氣即將過去。"歸雁行行斜日來"這句則展示了雁群歸巢的景象,也表達了溫暖的春日即將到來的預兆。
整首詩以簡練的文字和自然景物的描寫,傳遞了作者對春天的渴望和對自然變化的觀察。通過對季節變遷的描繪,詩人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希望,給人以希望和慰藉的感覺。這首詩以其簡潔明快的語言和鮮明的形象,展示了宋代詩詞的特色,同時也體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淺池低樹忽飄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 rì bù xī yuán
臘日步西園
sān mǔ hán yuán chūn yù huí, qiǎn chí dī shù hū piāo méi.
三畝寒園春欲回,淺池低樹忽飄梅。
chǔ xiāng wàn lǐ shuāng yún jǐn, guī yàn háng xíng xié rì lái.
楚鄉萬里霜云盡,歸雁行行斜日來。
“淺池低樹忽飄梅”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