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暉初轉萬年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暉初轉萬年枝”全詩
寒廳盡日誰相對,慚愧屏風兩鷺鷥。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題史院直舍魚鷺屏》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史院直舍魚鷺屏》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鐘鐘聲稀下直遲,
秋暉初轉萬年枝。
寒廳盡日誰相對,
慚愧屏風兩鷺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在史院的直舍中靜靜思考的場景。詩人張耒觀察到自然界中的一些細微變化,通過這些景象引發了他對人生和自身的思索。他以鐘聲、秋暉和屏風上的兩只鷺鷥為象征,表達了他對自己在寒廳中獨自思考的孤寂和自省的感受。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一個靜謐的場景,通過自然景物的變化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感受。首句"鐘鐘聲稀下直遲"揭示了時間的流逝,鐘聲漸漸稀疏,從而引發了詩人對于時光的思考。接著,詩人描述了秋天的景象,"秋暉初轉萬年枝",借用秋天的轉變表達了人生的變幻無常。第三句"寒廳盡日誰相對"表達了詩人在這個孤寂的環境中整日獨自思考的狀態,同時也暗示了他對于寂寞的感受。最后一句"慚愧屏風兩鷺鷥"通過屏風上的鷺鷥,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自身的慚愧和自省,暗示了他對自己在靜思中的不足之處。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將個體的內心體驗與外部環境相結合,呈現出一種寂靜思考的氛圍。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在靜思中的內心情緒,同時也引發了讀者對于人生和自我意義的思考。
“秋暉初轉萬年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shǐ yuàn zhí shě yú lù píng
題史院直舍魚鷺屏
zhōng zhōng shēng xī xià zhí chí, qiū huī chū zhuǎn wàn nián zhī.
鐘鐘聲稀下直遲,秋暉初轉萬年枝。
hán tīng jǐn rì shuí xiāng duì, cán kuì píng fēng liǎng lù sī.
寒廳盡日誰相對,慚愧屏風兩鷺鷥。
“秋暉初轉萬年枝”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