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時今日如前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迷時今日如前日”全詩
隨食隨衣隨事辦,誰知佛印祖師禪。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雜詩》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詩》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迷時今日如前日,
悟后今年似去年。
隨食隨衣隨事辦,
誰知佛印祖師禪。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生活和人生的一種思考和領悟。作者通過探討人生的迷惑和覺悟,以及隨遇而安的態度,探索了禪宗的智慧和哲學。
賞析:
這首詩詞的韻律簡練,字句簡潔明了。詩的前兩句“迷時今日如前日,悟后今年似去年”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感慨和思考。無論是在迷茫的時候還是覺悟之后,時間似乎并沒有帶來太大的變化,人們依然面對著相似的人生困境和挑戰。
接下來的兩句“隨食隨衣隨事辦,誰知佛印祖師禪”則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態度。作者倡導隨遇而安,不拘泥于物質的追求,而是順應自然的變化,隨緣而行。這種隨遇而安的心態與佛教禪宗的思想相契合,暗示了一種超越世俗的智慧。
整首詩詞通過簡短而有力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對禪宗智慧的渴望。它呈現了一種超越時空的智慧,鼓勵人們以平和的心態去面對人生的起伏和變化,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解脫。
“迷時今日如前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shī
雜詩
mí shí jīn rì rú qián rì, wù hòu jīn nián shì qù nián.
迷時今日如前日,悟後今年似去年。
suí shí suí yī suí shì bàn, shéi zhī fó yìn zǔ shī chán.
隨食隨衣隨事辦,誰知佛印祖師禪。
“迷時今日如前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