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計南枝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生計南枝鳥”全詩
年光東流水,生計南枝鳥。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謫居黔南十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謫居黔南十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謫居黔南十首
山郭燈火稀,
峽天星漢少。
年光東流水,
生計南枝鳥。
中文譯文:
遠離家鄉來到黔南,
山中村寨燈火稀疏。
夜晚峽谷中的天空,
星辰璀璨卻不多。
歲月如東流的水,
隨著時間流逝匆匆。
生活只能依靠南方的樹枝,
倚仗著它們才能生存。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黃庭堅謫居黔南的景象和他內心的感受。黔南是黔山地區的南部,是一個偏遠而貧瘠的地方。詩中的山郭指的是山中的村寨,燈火稀疏表示人煙稀少,生活的艱辛和孤寂。夜晚的天空星辰稀少,象征著黔南的荒涼和寂寞。詩人通過描述山中的燈火和星空的稀少,表達了自己謫居異鄉的孤獨和無依無靠的境遇。
詩中的年光東流水意味著歲月的流逝。時間如同東流的水一樣,不可逆轉地流逝,人們的生活也隨之改變。詩人沒有家鄉的依靠,只能依賴著南方的樹枝來維持生計。南枝鳥指的是南方的樹上的鳥兒,象征著詩人在黔南的生活依賴和無奈。
賞析:
《謫居黔南十首》是黃庭堅在黔南謫居期間的創作,表達了他對離鄉背井、孤獨困苦的感受。詩中運用了寥寥數語,卻生動地描繪出黔南偏遠地區的荒涼與寂寞。通過山郭燈火稀和峽天星漢少的描寫,詩人巧妙地營造出一種荒涼而孤寂的氛圍,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的孤獨和無助。
詩中的年光東流水和生計南枝鳥的形象描寫,增強了對時間流逝和生活困境的表達。詩人以生計依靠南方的樹枝為隱喻,表達了自己在陌生環境中的無奈和掙扎。
整首詩詞以簡潔、深沉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心情和對生活的思考。通過描繪黔南的荒涼和自己的孤獨,詩人傳遞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以及對生活的掙扎和堅持。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獨特感悟,展現了黃庭堅獨特的審美風格和思想情感。
“生計南枝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é jū qián nán shí shǒu
謫居黔南十首
shān guō dēng huǒ xī, xiá tiān xīng hàn shǎo.
山郭燈火稀,峽天星漢少。
nián guāng dōng liú shuǐ, shēng jì nán zhī niǎo.
年光東流水,生計南枝鳥。
“生計南枝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七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