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有意用幽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傳聞有意用幽側”全詩
傳聞有意用幽側,病著不能朝日邊。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
維摩老子五十七,
大圣天子初元年。
傳聞有意用幽側,
病著不能朝日邊。
中文譯文:
維摩老子五十七,
大圣天子初元年。
傳聞有意用幽側,
病著不能朝日邊。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黃庭堅在病中所寫的十首即興詩。第一句提到了維摩老子,指的是佛教經典《維摩經》中的一位出家老僧,他年過五十七。第二句描繪了大圣天子(指皇帝)初登基的情景,表達了新的一年的希望和祝福。第三句提到傳聞有人希望作者能夠隱居幽靜的地方,遠離喧囂。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因病不能親自到宮廷朝拜皇帝的遺憾。
賞析:
黃庭堅以清新自然、含蓄典雅的風格著稱,這首詩詞也體現了他的寫作特點。詩中以簡潔的語言勾勒出作者病中的景象和心情。維摩老子五十七歲,象征著智慧和老成,與大圣天子初登基形成對比,突出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變遷。傳聞中有人希望作者能遠離塵囂,選擇幽靜的地方,這體現了作者追求心靈自由和寧靜的愿望。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因病無法親自朝拜皇帝而感到遺憾,流露出對官場生活的不舍和對皇權的敬畏。
整首詩詞以短小的篇幅傳遞了作者的心聲,表達了對逝去歲月的思考和對自然寧靜的向往。同時,也體現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思索和對權力的態度。通過對細微之處的觀察和描繪,黃庭堅將個人的情感與社會背景相結合,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傳聞有意用幽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qǐ jīng jiāng tíng jí shì shí shǒu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
wéi mó lǎo zi wǔ shí qī, dà shèng tiān zǐ chū yuán nián.
維摩老子五十七,大圣天子初元年。
chuán wén yǒu yì yòng yōu cè, bìng zhe bù néng cháo rì biān.
傳聞有意用幽側,病著不能朝日邊。
“傳聞有意用幽側”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