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已死黃霧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死者已死黃霧中”全詩
豈謂高才難駕御,空歸萬里白頭翁。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
死者已死黃霧中,
三事不數兩蘇公。
豈謂高才難駕御,
空歸萬里白頭翁。
譯文:
病中起來,站在荊江亭,
回憶往事,有兩位蘇公也不過如此。
難道高才難以駕馭嗎?
只能歸功于萬里長途走來的白頭老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黃庭堅在病中的感慨和思考。黃庭堅在病中回憶起過去,提到了兩位蘇公,指的是蘇洵和蘇軾,兩位宋代文學家。他認為自己與蘇洵和蘇軾相比,并不算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因為他們都已經去世了,而且他們的成就也只能算是微不足道的。這里的黃霧象征著過去的歲月,已經模糊不清,死者已經遠去。
在接下來的兩句中,黃庭堅提出了一個問題:“難道高才難以駕馭嗎?”這是他在自我反省,他認為自己并沒有真正發揮出自己的才華,無法像蘇洵和蘇軾那樣取得輝煌的成就。他將自己的病痛歸咎于自己沒有充分發揮才華,沒有做出有價值的事情。
最后兩句描述了黃庭堅的歸宿。他說自己的努力和奮斗都是徒勞的,只能歸功于他白發蒼蒼、行走萬里的老翁歲月。這里的萬里白頭翁是指他自己,意味著他已經經歷了許多歲月和辛勞,但最終卻沒有取得像蘇洵和蘇軾那樣的成就。
整首詩詞通過自省和對過去的回顧,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華未能充分發揮的懊悔和無奈之情。它也反映了黃庭堅對生命的思考和對功名成就的看法,提醒人們要珍惜時間,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標。
“死者已死黃霧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qǐ jīng jiāng tíng jí shì shí shǒu
病起荊江亭即事十首
sǐ zhě yǐ sǐ huáng wù zhōng, sān shì bù shù liǎng sū gōng.
死者已死黃霧中,三事不數兩蘇公。
qǐ wèi gāo cái nán jià yù, kōng guī wàn lǐ bái tóu wēng.
豈謂高才難駕御,空歸萬里白頭翁。
“死者已死黃霧中”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