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憶錢塘風物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最憶錢塘風物苦”全詩
最憶錢塘風物苦,西湖月落采菱船。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再和元禮春懷十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和元禮春懷十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作品。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離別中的憂愁和對美好回憶的追思。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回腸無奈別愁煎,
待得鸞膠續斷弦。
最憶錢塘風物苦,
西湖月落采菱船。
中文譯文:
思緒纏繞,無法擺脫離別的憂愁,
期待著將心弦重新續上,
最懷念錢塘江的風景和痛苦,
西湖月落時,坐在采菱的船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的離別之痛和對過去美好回憶的思念之情。開篇的“回腸無奈別愁煎”表達了離別時內心的憂愁糾結,離別之痛如同一根根纏繞在腸子上的線,令人難以解脫。接著,“待得鸞膠續斷弦”,表達了作者期待重新修補心弦,重新找回失去的情感紐帶,希望能夠繼續和離別的對象聯系。
接下來的兩句“最憶錢塘風物苦,西湖月落采菱船”則是作者追憶過去的美好時光。黃庭堅是一位南方人,他在這首詩中回憶起了他在錢塘江和西湖的經歷。他說“最憶錢塘風物苦”,說明他最深切地懷念錢塘江的景色,但其中也夾帶著一些痛苦的回憶。而“西湖月落采菱船”則描繪了一個浪漫的場景,西湖的月亮落下時,作者坐在船上采菱,這是他在離別前的美好時刻,也是他難以忘懷的回憶。
整首詩以離別和回憶為主題,通過描繪離別的痛苦和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憶,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慨。這首詩詞充滿了離別情愫和懷舊之情,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最憶錢塘風物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hé yuán lǐ chūn huái shí shǒu
再和元禮春懷十首
huí cháng wú nài bié chóu jiān, dài de luán jiāo xù duàn xián.
回腸無奈別愁煎,待得鸞膠續斷弦。
zuì yì qián táng fēng wù kǔ, xī hú yuè luò cǎi líng chuán.
最憶錢塘風物苦,西湖月落采菱船。
“最憶錢塘風物苦”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