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閑氣味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官閑氣味長”全詩
蘭芽依客土,柳色過鄰墻。
巷僻過從少,官閑氣味長。
江南一枕夢,高臥聽鳴桹。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呻吟齋睡起五首呈世弼》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呻吟齋睡起五首呈世弼》
棐幾坐清晝,博山凝妙香。
蘭芽依客土,柳色過鄰墻。
巷僻過從少,官閑氣味長。
江南一枕夢,高臥聽鳴桹。
中文譯文:
我在書齋中靜坐,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灑下來。
書架上散發著淡淡的香氣,宛如博山芳草的香味。
蘭芽依附在墻上,它們似乎是特地為我而生。
鄰居家柳樹的綠色影子掠過了墻頭。
這個巷子很僻靜,很少有人經過。
我是一位閑散官員,閑暇的氛圍常常環繞著我。
我在江南的這個地方入眠,做了一個美夢。
我高臥在床上,醒來時聽到了鳴桹的聲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人黃庭堅所作,表達了他在書齋中平靜的時刻和享受閑暇生活的心情。詩中展示了一幅寧靜的畫面,通過描繪齋房的清晨,香氣四溢的書齋,以及周圍的景物,體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滿足。
詩的開頭描述了黃庭堅坐在書齋里的情景,使用了“棐幾”表示書桌,寓意簡樸。清晝的陽光透過窗戶照耀下來,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接著,黃庭堅提到書架上的香氣,比喻書齋像博山一樣散發出迷人的氣息,給人以心曠神怡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墻上的蘭芽和鄰居家柳樹的景色。蘭芽依附在墻上,象征著黃庭堅對自然之美的欣賞,而鄰居家柳樹的倒影則為整個場景增添了生機和靜謐之感。
第四句描述了所在巷子的幽靜,很少有人經過。這里用對比的手法凸顯了黃庭堅的清靜之境。
接下來的兩句說明了黃庭堅的官職閑暇,他過著悠閑自在的生活。官閑氣味長,表達出他官職低微卻享受著寧靜和自由的心態。
最后兩句描述了黃庭堅在江南的一個夢境。他高臥在床上,聽到了鳴桹的聲音。鳴桹是一種清脆悅耳的聲音,傳統上常與樂器、音樂相聯系。這里用來象征黃庭堅內心的寧靜和對美好事物的感知。
整首詩以清靜、寧逸的意境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在書齋中的寧靜時刻和對自然之美的贊美。同時,詩人通過對巷子的描寫和自身閑散官員的身份,表達了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詩以恬靜、閑適的氛圍為主題,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寧靜和對自然美好的贊美,同時也傳遞出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官閑氣味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ēn yín zhāi shuì qǐ wǔ shǒu chéng shì bì
呻吟齋睡起五首呈世弼
fěi jǐ zuò qīng zhòu, bó shān níng miào xiāng.
棐幾坐清晝,博山凝妙香。
lán yá yī kè tǔ, liǔ sè guò lín qiáng.
蘭芽依客土,柳色過鄰墻。
xiàng pì guò cóng shǎo, guān xián qì wèi zhǎng.
巷僻過從少,官閑氣味長。
jiāng nán yī zhěn mèng, gāo wò tīng míng láng.
江南一枕夢,高臥聽鳴桹。
“官閑氣味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