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令南粵還歸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直令南粵還歸帝”全詩
愿見推財多卜式,未須算賦似桑羊。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謝公定河朔漫成八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謝公定河朔漫成八首》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直令南粵還歸帝,
誰謂匈奴不敢王。
愿見推財多卜式,
未須算賦似桑羊。
中文譯文:
直接命令南方的廣東回歸中央政權,
誰能說匈奴不敢稱王。
希望看到政府能夠通過多種方式推動經濟發展,
而不是過分依賴賦稅收入,就像桑羊不需要靠計算收獲一樣。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致謝公的一首擬古詩,表達了對時局的思考和對國家發展的期望。
詩的第一句"直令南粵還歸帝",表達了黃庭堅希望南方的廣東地區能夠回歸中央政權,歸屬于皇帝統治之下。這句話顯示了詩人對國家統一的渴望和對南方地區的重視。
第二句"誰謂匈奴不敢王",暗指時局動蕩,可能存在一些異族或勢力崛起,但詩人并不認為他們有能力稱王。這句話顯示了詩人對國家強大的信心和對國家統一的堅定支持。
第三句"愿見推財多卜式",表達了詩人希望政府能夠通過多種方式推動經濟發展。"推財多卜式"指的是政府采取各種措施和政策來促進財富的增加,而不是僅僅依靠賦稅收入。這句話顯示了詩人對國家繁榮富強的期許和對政府施政的建議。
最后一句"未須算賦似桑羊",比喻國家發展不應過分依賴賦稅。"桑羊"是一種不需要人為計算就能自然生長的植物,詩人通過這個比喻表達了對國家發展自然而然、順利的期望。
整首詩表達了黃庭堅對國家統一、強盛和經濟發展的期望,同時提出了政策建議,主張多元化的經濟發展,不過分依賴單一的賦稅收入。通過運用擬古的手法,詩人巧妙地將自己對當時時局的思考和期望融入到這首詩中。
“直令南粵還歸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xiè gōng dìng hé shuò màn chéng bā shǒu
和謝公定河朔漫成八首
zhí lìng nán yuè hái guī dì, shuí wèi xiōng nú bù gǎn wáng.
直令南粵還歸帝,誰謂匈奴不敢王。
yuàn jiàn tuī cái duō bo shì, wèi xū suàn fù shì sāng yáng.
愿見推財多卜式,未須算賦似桑羊。
“直令南粵還歸帝”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