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為我作愁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碧云為我作愁天”全詩
鄰笛風飄月中起,碧云為我作愁天。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觀化十五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化十五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故人去後絕朱弦,
不報雙魚已隔年。
鄰笛風飄月中起,
碧云為我作愁天。
中文譯文:
故人離去后,斷絕了我們之間的聯系,
多年過去了,他仍未回信。
鄰居吹奏的笛子聲在月光下飄蕩,
藍天上的云朵正為我制造憂愁。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黃庭堅思念遠方故友的情感。他的故人已經離去很久,但他一直沒有收到對方的消息,這讓他感到相隔甚遠。在夜晚,他聽到鄰居吹奏的笛子聲,笛音隨風飄蕩,使他更加思念故人。同時,他觀察著碧藍的天空,那里的云朵仿佛成為了他內心憂愁的象征。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情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思念之情。通過描繪故人離去后的寂寞與孤獨,詩人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和時間的沖擊力。詩中的鄰笛聲和碧云形象,巧妙地與主題融合,突出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孤寂感。整首詩意蘊含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黃庭堅是宋代著名的文學家和詩人,他的作品以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而著稱。《觀化十五首》展示了他對友情的珍視和對離別的傷感,同時也展現了他的才華和對自然景物的細膩觀察。這首詩詞在宋代文學中被廣為傳頌,至今仍被人們珍視和欣賞。
“碧云為我作愁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huà shí wǔ shǒu
觀化十五首
gù rén qù hòu jué zhū xián, bù bào shuāng yú yǐ gé nián.
故人去後絕朱弦,不報雙魚已隔年。
lín dí fēng piāo yuè zhōng qǐ, bì yún wéi wǒ zuò chóu tiān.
鄰笛風飄月中起,碧云為我作愁天。
“碧云為我作愁天”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