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青見白蘋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眼青見白蘋洲”全詩
骨硬非黃閤相,眼青見白蘋洲。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石七三六言七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石七三六言七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從來不似一物,
妄欲貫穿九流。
骨硬非黃閤相,
眼青見白蘋洲。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黃庭堅對自身才情的自嘲和對世俗功名利祿的淡漠態度。詩中使用了一些比喻和象征,通過形象的文字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的看法和對社會價值觀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獨特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首兩句“從來不似一物,妄欲貫穿九流。”表達了作者對自己才情的不自信和對個人價值的懷疑。作者自謙地表示自己無法在各個領域中出類拔萃,渴望做到卓越的愿望是徒勞無益的。
接下來的兩句“骨硬非黃閤相,眼青見白蘋洲。”使用了比喻手法,暗示作者并非具備顯赫出色的才華,無法與權貴相提并論。其中“骨硬非黃閤相”指作者的骨頭堅硬,但不足以成為朝廷的重臣;“眼青見白蘋洲”則指作者的眼睛雖然青春有為,但只能看到平凡的白蘋洲,暗示作者的才能受到局限。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文字和明確的意境展示了作者對自己才情的自謙和對世俗榮華富貴的冷漠態度。它反映了黃庭堅對功名利祿的淡泊追求,強調了內心自我價值和人生境界的重要性。這首詩詞以深沉的思考和獨特的表達方式,給讀者留下了一種思索人生價值和追求內在美的印象。
“眼青見白蘋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shí qī sān liù yán qī shǒu
次韻石七三六言七首
cóng lái bù shì yī wù, wàng yù guàn chuān jiǔ liú.
從來不似一物,妄欲貫穿九流。
gǔ yìng fēi huáng gé xiāng, yǎn qīng jiàn bái píng zhōu.
骨硬非黃閤相,眼青見白蘋洲。
“眼青見白蘋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