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納降胡十萬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要納降胡十萬人”全詩
將軍快上屯田計,要納降胡十萬人。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次韻游景叔聞洮河捷報寄諸將四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游景叔聞洮河捷報寄諸將四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漢得洮州箭有神,
斬關禽敵不逡巡。
將軍快上屯田計,
要納降胡十萬人。
詩意:
這首詩詞是黃庭堅為贊揚將領景叔在洮河戰役中的勝利而作的。詩中表達了景叔將領的英勇和智謀,以及對他屯田和納降大批敵人的計劃的贊賞。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展現了景叔將領在洮河戰役中的英勇和出色的軍事才能。首句“漢得洮州箭有神”,表達了景叔將領的箭術高超,箭如神助,幫助漢軍取得了洮州的勝利。第二句“斬關禽敵不逡巡”,描繪了景叔將領斬殺敵人、攻破城關的英勇場面,展示了他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戰斗精神。
接下來的兩句“將軍快上屯田計,要納降胡十萬人”,表達了景叔將領在戰勝敵人后,立即展開了屯田和納降敵軍的計劃。這體現了他在戰爭中不僅注重軍事勝利,還重視鞏固戰果、穩定邊疆的治理能力。他提倡將士們快速屯田,以確保糧食供給,同時通過納降敵方人員,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贊美了景叔將領在洮河戰役中的英勇和智謀,折射出作者對勇敢戰士和善于治理的將領的敬佩之情。
“要納降胡十萬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yóu jǐng shū wén táo hé jié bào jì zhū jiàng sì shǒu
次韻游景叔聞洮河捷報寄諸將四首
hàn dé táo zhōu jiàn yǒu shén, zhǎn guān qín dí bù qūn xún.
漢得洮州箭有神,斬關禽敵不逡巡。
jiāng jūn kuài shàng tún tián jì, yào nà xiáng hú shí wàn rén.
將軍快上屯田計,要納降胡十萬人。
“要納降胡十萬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