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火燒三界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臘月火燒三界盡”全詩
臘月火燒三界盡,從來灰里撥真如。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程德裕頌五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程德裕頌五首》
作者:黃庭堅(宋代)
朝代:宋代
鵬飛逼塞滿空虛,
蚊睫安巢卻有余。
臘月火燒三界盡,
從來灰里撥真如。
中文譯文:
大鵬展翅遮滿虛空,
蚊子的睫毛找到了安身之處。
臘月的火焚燒三界的一切,
從來都是從灰燼中揭示真相。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黃庭堅寫給程德裕的五首贊詩之一。它以生動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程德裕的贊美和敬佩。
首先,詩中出現了"鵬飛"和"滿空虛"的描寫,這是一種形象的夸張手法,表達了程德裕的卓越才能和杰出成就。"蚊睫安巢卻有余"這句意味著程德裕即使在微小的地方也能找到自己的舞臺,顯示了他的智慧和能力。
接著,詩中描述了臘月的火焚燒了"三界",這里的"三界"可以理解為世界的一切。火焰熊熊,燒盡了一切,這象征著時間的無情和變幻的世界。而"灰里撥真如"這句意味著從燒毀的痕跡中,揭示出了真相和本質。這里的"真如"指的是佛教中的真實本性或真理。
整首詩通過夸張的形象和象征的語言,贊美了程德裕的能力和智慧,并暗示了世間萬物的無常和虛幻。它既是對程德裕的贊頌,也是對人生哲理的思考,表達了對真理和本質的追求。
“臘月火燒三界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éng dé yù sòng wǔ shǒu
和程德裕頌五首
péng fēi bī sāi mǎn kōng xū, wén jié ān cháo què yǒu yú.
鵬飛逼塞滿空虛,蚊睫安巢卻有余。
là yuè huǒ shāo sān jiè jǐn, cóng lái huī lǐ bō zhēn rú.
臘月火燒三界盡,從來灰里撥真如。
“臘月火燒三界盡”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