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太倉之一稊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如太倉之一稊米”全詩
其愛之也,引之上西掖鑾坡。
是亦一東坡,非亦一東坡。
槁項黃馘,觸時干戈。
其惡之也,投之於鯤鯨之波。
是亦一東坡,非亦一東坡。
計東坡之在天下,如太倉之一稊米。
至於臨大節而不可奪,則與天地相終始。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東坡先生真贊三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坡先生真贊三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這首詩詞表達了對蘇東坡(蘇軾)的贊美和敬仰之情。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岌岌堂堂,如山如河。
其愛之也,引之上西掖鑾坡。
是亦一東坡,非亦一東坡。
槁項黃馘,觸時干戈。
其惡之也,投之于鯤鯨之波。
是亦一東坡,非亦一東坡。
計東坡之在天下,如太倉之一稊米。
至于臨大節而不可奪,則與天地相終始。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蘇東坡作為主題,通過對他的贊美和敬仰,表達了黃庭堅對蘇東坡的崇敬之情。
首兩句“岌岌堂堂,如山如河”形容蘇東坡的氣度非凡,像山一樣高大,像河一樣廣闊。黃庭堅認為蘇東坡的才華和魅力令人傾倒。
下文提到“引之上西掖鑾坡”,意味著黃庭堅將蘇東坡比作皇帝,將他的才華和影響力與皇權相提并論。這表明黃庭堅對蘇東坡的崇拜和推崇,認為他的地位和影響力非同尋常。
接下來,“槁項黃馘,觸時干戈”,表達了蘇東坡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和困擾的苦楚。黃庭堅認為蘇東坡因其直言敢諫的性格而與時代的干戈相觸,并用“槁項黃馘”來形容他在政治斗爭中的傷痕和犧牲。
然而,盡管蘇東坡經歷了挫折和困境,“其惡之也,投之于鯤鯨之波”,他仍然堅持自己的信念,不畏艱險,選擇了奮斗和堅持。這一點使他與眾不同,與其他人截然不同。
最后兩句“計東坡之在天下,如太倉之一稊米。至于臨大節而不可奪,則與天地相終始”,表達了蘇東坡在社會中的重要地位。他被比作太倉之稊米,意味著他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如同谷倉中最重要的糧食一樣寶貴。而臨大節而不可奪,意味著他的高尚品德和堅定立場,與天地一樣永恒不變。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華麗而雄偉的語言贊美了蘇東坡的才華和品德,表達了黃庭堅對他的崇敬和敬仰之情,同時也借此表達了對堅持正直和追求真理的價值的肯定。
“如太倉之一稊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pō xiān shēng zhēn zàn sān shǒu
東坡先生真贊三首
jí jí táng táng, rú shān rú hé.
岌岌堂堂,如山如河。
qí ài zhī yě, yǐn zhī shàng xī yē luán pō.
其愛之也,引之上西掖鑾坡。
shì yì yī dōng pō, fēi yì yī dōng pō.
是亦一東坡,非亦一東坡。
gǎo xiàng huáng xù, chù shí gān gē.
槁項黃馘,觸時干戈。
qí è zhī yě, tóu zhī yú kūn jīng zhī bō.
其惡之也,投之於鯤鯨之波。
shì yì yī dōng pō, fēi yì yī dōng pō.
是亦一東坡,非亦一東坡。
jì dōng pō zhī zài tiān xià, rú tài cāng zhī yī tí mǐ.
計東坡之在天下,如太倉之一稊米。
zhì yú lín dà jié ér bù kě duó, zé yǔ tiān dì xiāng zhōng shǐ.
至於臨大節而不可奪,則與天地相終始。
“如太倉之一稊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八薺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