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足陌莫蹺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十分足陌莫蹺除”全詩
困來展席日里睡,讀盡空中鳥跡書。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再答靜翁并以筇竹一枝贈行四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再答靜翁并以筇竹一枝贈行四首》
朝代:宋代
作者:黃庭堅
萬事實頭方穩當,
十分足陌莫蹺除。
困來展席日里睡,
讀盡空中鳥跡書。
中文譯文:
所有的事情都實實在在地穩定,
十分充足,不需要多余的排除。
疲倦時,在席上展開,白天睡眠,
閱讀所有空中鳥兒留下的書跡。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他以清新自然的風格和獨特的表達方式而聞名。詩中描述了一個人安然寧靜的生活狀態。
首先,詩人表達了內心的安定和穩定。他說:“萬事實頭方穩當”,意思是所有的事情都實實在在地穩定,沒有任何混亂或不確定性。這種穩定給人一種踏實感和安心感。
其次,詩人提到自己的生活十分充足,沒有任何多余之物。他說:“十分足陌莫蹺除”,意味著生活沒有多余的煩惱或雜念。這種簡單而充實的生活態度,展示了詩人對物質追求的淡漠,強調了內心的寧靜和滿足。
接著,詩人描繪了自己在疲倦時的休憩狀態。他說:“困來展席日里睡”,意味著在白天,當他感到疲倦時,會展開席子,躺下來休息。這種放松和休息的方式體現了詩人的閑適生活態度,以及他對自然的親近和融入。
最后,詩人提到自己閱讀了空中鳥兒留下的書跡。這里的“空中鳥跡書”可以理解為自然界中的跡象和痕跡,也可以視為詩人對自然的觀察和感悟。通過閱讀自然,詩人獲得了啟示和領悟,進一步強調了他對寧靜和內心富足的追求。
總的來說,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寧靜、富足和自然的向往。通過描繪一個安寧的生活狀態,詩人向讀者傳達了一種淡泊和滿足的生活態度,呼喚人們追求內心的寧靜與平和。
“十分足陌莫蹺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dá jìng wēng bìng yǐ qióng zhú yī zhī zèng xíng sì shǒu
再答靜翁并以筇竹一枝贈行四首
wàn shì shí tóu fāng wěn dāng, shí fēn zú mò mò qiāo chú.
萬事實頭方穩當,十分足陌莫蹺除。
kùn lái zhǎn xí rì lǐ shuì, dú jǐn kōng zhōng niǎo jī shū.
困來展席日里睡,讀盡空中鳥跡書。
“十分足陌莫蹺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