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郎好詩又能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劉郎好詩又能文”全詩
為親未葬走人門,閉門卻掃不足論。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戲簡朱公武劉邦直田子平五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戲簡朱公武劉邦直田子平五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劉郎好詩又能文,
方我奔竄義甚敦。
為親未葬走人門,
閉門卻掃不足論。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黃庭堅對劉邦直田子平的贊賞和思念之情。黃庭堅稱贊劉邦是一個既能寫好詩又能文辭流暢的人,因此他對劉邦十分敬佩,稱其為“劉郎”。黃庭堅自稱“我”,表示自己為了追求義理而四處奔波。詩中提到劉邦的親人尚未下葬,劉邦卻因為追求公義而離開家門,這表明劉邦為了維護正義而不顧個人親情。而黃庭堅自己雖然閉門苦讀,但無論如何掃地打理也不能與劉邦相比,顯示出他對劉邦的敬仰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刻畫了黃庭堅對劉邦的贊賞和思念之情。黃庭堅通過對劉邦的稱贊,展示了他對劉邦才華出眾的認可,并通過自稱“我”與劉邦進行對比,顯露出自己對劉邦的敬佩之情。詩中也透露出黃庭堅對于追求公義的看重,他對劉邦為了維護正義而不顧個人親情的行為表示敬意。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劉邦的贊美和思念,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正義的追求和對人物品德的敬重。
“劉郎好詩又能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ì jiǎn zhū gōng wǔ liú bāng zhí tián zǐ píng wǔ shǒu
戲簡朱公武劉邦直田子平五首
liú láng hǎo shī yòu néng wén, fāng wǒ bēn cuàn yì shén dūn.
劉郎好詩又能文,方我奔竄義甚敦。
wèi qīn wèi zàng zǒu rén mén, bì mén què sǎo bù zú lùn.
為親未葬走人門,閉門卻掃不足論。
“劉郎好詩又能文”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入聲五物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