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滋縣西竹林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松滋縣西竹林寺”全詩
巴人漫說蝦蟆培,試裹春芽來就煎。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鄒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蓮子湯三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鄒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蓮子湯三首》是宋代黃庭堅創作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松滋縣有一座西竹林寺,其中有一口清甜的苦竹泉。巴人告訴我說,用蝦蟆培育春芽,將其煮成橙麴蓮子湯。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松滋縣的西竹林寺中的苦竹泉,以及當地人如何利用蝦蟆來培育春芽,并將春芽煮成美味的橙麴蓮子湯。通過這些描寫,詩人表達了對自然景觀和生活中細微之處的關注,以及對農村生活的熱愛。
賞析:
1. 自然景觀描寫:詩中提到的苦竹泉和竹林寺營造出一幅寧靜而清新的自然景觀。苦竹泉被形容為清甜可口,給人以舒適的感覺。這種描寫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敏感和對美的追求。
2. 生活細節描寫:詩人通過提到巴人用蝦蟆培育春芽,并將春芽煮成橙麴蓮子湯,展示了農村生活中的一種獨特的食物制作過程。這種描寫使詩詞更加真實和貼近生活,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對民間智慧和傳統飲食文化的興趣。
3. 對生活的熱愛:詩人通過描述這些細節,表達了他對農村生活的熱愛和對平凡事物的珍視。他關注并贊美生活中的美好瞬間,揭示了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發現詩意和賞析的可能性。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和生活細節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然之美和生活瑣事的關注。它展示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并以平實的語言傳達了詩意和賞析。
“松滋縣西竹林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ōu sōng zī jì kǔ zhú quán chéng qū lián zǐ tāng sān shǒu
鄒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蓮子湯三首
sōng zī xiàn xī zhú lín sì, kǔ zhú lín zhōng gān jǐng quán.
松滋縣西竹林寺,苦竹林中甘井泉。
bā rén màn shuō há ma péi, shì guǒ chūn yá lái jiù jiān.
巴人漫說蝦蟆培,試裹春芽來就煎。
“松滋縣西竹林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