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雪在時聽馬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臘雪在時聽馬嘶”全詩
臘雪在時聽馬嘶,長安城中花片飛。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欸乃歌二章戲王穉川》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欸乃歌二章戲王穉川》是宋代詩人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花上盈盈人不歸,
棗下纂纂實已垂。
臘雪在時聽馬嘶,
長安城中花片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寒冷冬日的景象,以及一個離別的場景。詩人看到花朵上的人已經離去,棗樹下的果實已經成熟而垂落。詩中還提到了臘月的雪,聽到了馬嘶聲,并描述了長安城中飄落的花瓣。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寒冷季節的景象,以及花朵、棗樹、雪和馬嘶等元素的運用,表達了離別的哀愁和寂寞之情。詩中的花朵和果實象征著生命的繁華和成熟,而它們的凋落則暗示了離別和衰老的無情。臘月的雪和馬嘶聲則增添了冷寂的氛圍,營造出一種凄涼的情感。長安城中飄落的花瓣更是象征著人事的離散和變遷。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文字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感傷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觸動和共鳴。
“臘雪在時聽馬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ǎi nǎi gē èr zhāng xì wáng zhì chuān
欸乃歌二章戲王穉川
huā shàng yíng yíng rén bù guī, zǎo xià zuǎn zuǎn shí yǐ chuí.
花上盈盈人不歸,棗下纂纂實已垂。
là xuě zài shí tīng mǎ sī, cháng ān chéng zhōng huā piàn fēi.
臘雪在時聽馬嘶,長安城中花片飛。
“臘雪在時聽馬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