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律坎坎同寒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詩律坎坎同寒螿”全詩
蘭缸有淚風飄地,遙夜無人月上廊。
愁思起如獨緒繭,歸夢不到合懽床。
少年多事意易亂,詩律坎坎同寒螿。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仲謀夜中有感》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仲謀夜中有感》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黃庭堅。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紙窗驚吹玉蹀躞,
竹砌碎撼金瑯璫。
蘭缸有淚風飄地,
遙夜無人月上廊。
愁思起如獨緒繭,
歸夢不到合歡床。
少年多事意易亂,
詩律坎坎同寒螿。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寂靜的夜晚,作者在這個時刻感受到了一種深沉的情緒。詩中通過描述紙窗被風吹動,發出微弱的聲音,竹子的聲音在石砌的庭院里回響,傳播出金銀飾物的聲音。蘭花盆里的淚水隨風飄灑,遙遠的夜晚月亮升起,廊道上沒有人。作者的憂愁思緒如同一種孤獨的繭,無法回到溫暖的床上。年輕時的人容易被瑣事所困擾,詩律的要求就像一只寒螿一樣不停地叫喚。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寂靜的夜晚景象,通過對聲音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紙窗、竹子、金銀飾物等細節的描寫,增強了詩歌的意境和氛圍。詩中的蘭花淚水和遙遠的月亮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憂愁。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年輕人容易受外界紛擾的理解和思考,也對詩律的要求提出了自己的感受。整首詩通過對細微事物的觀察和思考,展示了作者獨特的感受和對生活的思索,給人以深入思考的空間。
“詩律坎坎同寒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òng móu yè zhōng yǒu gǎn
和仲謀夜中有感
zhǐ chuāng jīng chuī yù dié xiè, zhú qì suì hàn jīn láng dāng.
紙窗驚吹玉蹀躞,竹砌碎撼金瑯璫。
lán gāng yǒu lèi fēng piāo dì, yáo yè wú rén yuè shàng láng.
蘭缸有淚風飄地,遙夜無人月上廊。
chóu sī qǐ rú dú xù jiǎn, guī mèng bú dào hé huān chuáng.
愁思起如獨緒繭,歸夢不到合懽床。
shào nián duō shì yì yì luàn, shī lǜ kǎn kǎn tóng hán jiāng.
少年多事意易亂,詩律坎坎同寒螿。
“詩律坎坎同寒螿”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