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海上無消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東坡海上無消息”全詩
三十年來世三變,幾人能不變鶉蛙。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和蒲泰亨四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蒲泰亨四首》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坡海上無消息,
想見驚帆出浪花。
三十年來世三變,
幾人能不變鶉蛙。
詩意:
這首詩以寫信給蒲泰亨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黃庭堅在東坡(指黃鶴樓)上望著大海,卻沒有收到蒲泰亨的來信,因此心中充滿了牽掛和憂慮。他希望能夠親眼看到蒲泰亨的船只,從遠處駛來時所掀起的波浪,以此作為聯系和確認的標志。
在詩的后兩句中,黃庭堅表達了對時光的感慨。三十年來,世事變化無常,但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有幾個人能夠像鶉蛙一樣保持不變呢?這里的鶉蛙可被理解為平凡、不起眼的生物,與大時代的變遷形成鮮明對比,強調了人們難以抵擋時間流轉的無情。
賞析:
《和蒲泰亨四首》是一首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的詩詞。通過對作者對友人的思念之情的描繪,詩中透露出濃厚的人情味和對友誼的珍視。黃庭堅以東坡作為寫信的地點,以海上無消息為背景,巧妙地營造了一種期待與焦慮的氛圍。
詩中的三十年來世三變,幾人能不變鶉蛙的表達,既反映了時光流轉的無情,也體現了人事的變遷。這種對光陰易逝和人世滄桑的感慨,使得詩詞更具思考性和共鳴力。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并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來塑造詩的情境。通過對作者心境的描繪和對時光變遷的思考,詩中傳遞出對友情的溫暖和對人生的思索。
黃庭堅以其獨特的才情和情感的細膩表達,使得這首詩詞成為宋代文學中的佳作之一。
“東坡海上無消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pú tài hēng sì shǒu
和蒲泰亨四首
dōng pō hǎi shàng wú xiāo xī, xiǎng jiàn jīng fān chū làng huā.
東坡海上無消息,想見驚帆出浪花。
sān shí nián lái shì sān biàn, jǐ rén néng bù biàn chún wā.
三十年來世三變,幾人能不變鶉蛙。
“東坡海上無消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