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無血可續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杜鵑無血可續淚”全詩
杜鵑無血可續淚,何日金雞赦九州。
分類: 竹枝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夢李白誦竹枝詞三疊》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夢李白誦竹枝詞三疊》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竹竿坡面蛇倒退,
摩圍山腰胡孫愁。
杜鵑無血可續淚,
何日金雞赦九州。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夢中李白誦讀竹枝詞的場景。詩中通過描寫竹竿、山腰、杜鵑和金雞等意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對時代動蕩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生動的意象和隱喻,將作者的情感與社會背景相結合,展示了他對時局的憂慮與思考。
首句"竹竿坡面蛇倒退",通過描繪竹竿在山坡上倒退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時代動蕩的擔憂。竹竿象征著正直的品質,蛇的倒退則意味著社會的顛倒與混亂。
第二句"摩圍山腰胡孫愁",通過描述在圍山腰間摩擦的胡孫(指異族)的愁苦,進一步表達了作者對社會動蕩和異族入侵的憂慮。
第三句"杜鵑無血可續淚",以杜鵑鳥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衰敗和人民的痛苦的關切。杜鵑鳥被賦予了人類的情感,其無血可續淚意味著國家已經處于危險邊緣。
最后一句"何日金雞赦九州",通過金雞(指皇帝)的特權來表達作者對國家重獲安寧和和平的期待。金雞赦九州象征著國家恢復秩序和平靜的希望。
整首詩詞通過揭示社會動蕩和衰敗的景象,以及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反映了作者對時代和社會的深刻思考。這是一首表達憂愁情懷、關切社會命運的作品,展現了黃庭堅對現實的敏感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杜鵑無血可續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èng lǐ bái sòng zhú zhī cí sān dié
夢李白誦竹枝詞三疊
zhú gān pō miàn shé dào tuì, mó wéi shān yāo hú sūn chóu.
竹竿坡面蛇倒退,摩圍山腰胡孫愁。
dù juān wú xuè kě xù lèi, hé rì jīn jī shè jiǔ zhōu.
杜鵑無血可續淚,何日金雞赦九州。
“杜鵑無血可續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