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藤拄到風煙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瘦藤拄到風煙上”全詩
不知眼界闊多少,白鳥飛盡青天回。
分類:
作者簡介(黃庭堅)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又稱豫章黃先生,漢族,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為其中一宗)之稱。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郎、著作佐郎、秘書丞、涪州別駕、黔州安置等。詩歌方面,他與蘇軾并稱為“蘇黃”;書法方面,他則與蘇軾、米芾、蔡襄并稱為“宋代四大家”;詞作方面,雖曾與秦觀并稱“秦黃”,但黃氏的詞作成就卻遠遜于秦氏。
《題大云倉達觀臺二首》黃庭堅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大云倉達觀臺二首》是宋代詩人黃庭堅的作品。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幅景色,同時融入了哲理思考和感慨人生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瘦藤拄到風煙上,
乞與游人眼豁開。
不知眼界闊多少,
白鳥飛盡青天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景色,以瘦藤拄在風煙之上為開頭,給人以一種蕭瑟的感覺。瘦藤是一種柔弱的植物,但它卻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勾住風煙,高高地拄在空中,展示了生命的頑強和不屈的品質。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詩人的愿望,他希望這幅景色能夠讓經過的游人心靈開闊,眼界豁然開朗。這是詩人對于人們境界的期望,希望人們能夠超越狹隘的眼界,擁有廣闊的視野和寬廣的胸懷。
最后兩句以白鳥飛盡青天回作結,表達了詩人對于生命和命運的思考。白鳥是純潔和自由的象征,它飛盡青天后回歸,意味著無論經歷了怎樣的飛翔,最終都會回到最初的起點。這里可以理解為人生的輪回和歸宿,無論經歷了多少風風雨雨,最終都會回到最初的狀態。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和命運的思考,以及對于人們開拓眼界、追求自由和純潔的期望。通過景物的描繪和哲理的融入,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瘦藤拄到風煙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dà yún cāng dá guān tái èr shǒu
題大云倉達觀臺二首
shòu téng zhǔ dào fēng yān shàng, qǐ yǔ yóu rén yǎn huō kāi.
瘦藤拄到風煙上,乞與游人眼豁開。
bù zhī yǎn jiè kuò duō shǎo, bái niǎo fēi jǐn qīng tiān huí.
不知眼界闊多少,白鳥飛盡青天回。
“瘦藤拄到風煙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